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甲承接一座桥梁工程。桥梁起点桩号为 K0+126,终点桩号为 K

admin2022-08-02  24

问题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甲承接一座桥梁工程。桥梁起点桩号为 K0+126,终点桩号为 K0+237,桥宽 8.0m,3孔,其跨径布置为(40+31+40)m,上部结构用(40+31+4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板式桥墩,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轻式桥台,桩基均为钻孔灌注桩。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甲单位的人手不足,为保证如期完成改项目,甲单位将该项目的桩基础工程分包给乙单位,由乙单位负责该项目桩基础部分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环境,发现该项目所处地域水位较深,经项目部开会研讨,确定了施工方法,由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组织施工队进行施工作业。其施工拟定的主要工序:埋设护筒→A→钻孔→清底→B→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施工提出来很多要求,部分摘录如下。①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高度宜高出水面 1.5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 1.0m 以上。②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采用适当器具对孔深、孔径和孔的倾斜度进行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清孔。③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的泥浆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使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④水下混凝土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应自上而下顺序编号,单节导管做好标示尺度,导管吊装设备能力应充分满足施工要求。导管应定时进行水密试验,以确保桩基施工质量。事件三:施工完成后,发现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出现空洞和夹层泥的现象。事件四:施工单位完成合同约定内容后,有关各方按照交工验收程序进行相关的工作。【问题】1.写出事件一中 A 和 B 的工序名称。2.护筒的作用是什么?3.事件二中,各项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做法。4.试分析事件三中桩身混凝土出现空洞和夹泥层的原因,并给出防治措施。5.甲施工单位将该项目桩基础工程分包给乙施工单位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6.请简述交工验收的程序。

选项

答案

解析 1.
A:制备泥浆。B:钢筋笼制作。
2.
护筒能稳定孔壁、防止坍孔,还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起到钻头导向作用等。
3.
第①项错误。正确做法: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 2.0m 以上。
第②项正确。
第③项错误。正确做法: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的泥浆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第④项错误。正确做法:水下混凝土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应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单节导管做好标示尺度,导管吊装设备能力应充分满足施工要求。导管应定时进行水密试验,以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4.
原因分析:①浇灌混凝土时未边灌边振捣,使桩身混凝土不密实;②浇灌混凝上时或上部社钢筋笼时,孔壁上塌落在混凝土中,造成桩身夹泥;③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掌握不严,下料高度过大,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桩身级配和强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①浇灌混凝土时应边灌边振捣;②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被钢筋笼时,注意不要碰撞土壁,造成土体塌落;③认真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浇灌混凝土时设置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强度均匀。
5.
甲施工单位将桩基础分包给乙施工单位的行为合法。理由: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 年版),允许分包的工程范围仅限于非关键性工程或者适合专业化队伍施工的专业工程,桩基础工程属于适合专业化队伍的专业工程。
6.
交工验收的程序:①施工单位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且经施工自检和监理检验评定均合格后,提出合同段交工验收申请报监理单位审查。交工验收申请应附自检评定资料和施工总结报告。②监理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抽检资料以及对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对施工单位交工验收申请及其所附资料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应同时向项目法人提交独立抽检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和监理工作报告。③项目法人对施工单位的交工验收申请、监理单位的质量评定资料进行核查,必要时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重点抽查检测,认为合同段满足交工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交工验收。④对若干合同段完工时间相近的,项目法人可合并组织交工验收。对分段通车的项目,项目法人可按合同约定分段组织交工验收。⑤通过交工验收的合同段,项目法人应及时颁发“公路工程交工验收证书”。⑥各合同段全部验收合格后,项目法人应及时完成“公路工程交工验收报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515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