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2km的平原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采用C30水

admin2022-08-02  29

问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2km的平原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填隙碎石,路肩为土路肩。土路肩结构示意图放大如下图所示。项目部针对路肩施工制订了施工组织设计,部分施工技术要点摘录如下:第一条:针对全线挖填方路段,全部采用培路肩的方法组织施工,既经济又简便。第二条:土路肩通常随着路面结构层的铺筑,相应地分层培筑,可以先培也可以后培,各有利弊。第三条:培土路肩的材料,通常与填筑路堤的材料相同,应在填筑路堤、修整边坡时,将削坡剩余的材料暂存在靠近路肩的边坡上。这样,不仅使用时很方便,而且可避免在铺筑路面的过程中,向路肩运送培路肩的材料可能要污染路面。第四条:培土路肩施工之前要先准备下承层:即具有经检验合格的底基层面,底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规定的宽度、纵坡、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标高应满足规范要求,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反弹的地点。第五条:培路肩的施工流程:备料→推平→平整→工序A→切边→平整→碾压。第六条:土路肩的施工过程计划配备的机械有: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式汽车等。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将土路肩按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分层,根据路面结构层铺筑,相应地分层培筑。为加快进度、提高效率,各层之间的施工作业组织方式采用流水作业法。问题:1.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第一条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写出先培路肩的优缺点。3.写出工序A的名称及该工序的具体工作内容。4.补充第六条机械设备计划中缺少的设备。5.写出背景中采用的施工作业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施工作业组织方式

选项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不正确,只有填方路段适合采用培路肩的施工方法(挖方路段不适合)。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土路肩施工方法的掌握程度。
对填方路段来说,采用培路肩的方法施工既经济又简便,土路肩通常随着路面结构层的铺筑,相应地分层培筑,可以先培也可以后培,各有利弊。先培路肩的优点是,已培好的路肩在结构层碾压时起支撑作用,可以减轻或避免结构层侧移影响边缘的厚度和平整度,先培路肩的缺点是,横断面上易形成一个三角区。培土路肩的材料,通常与填筑路堤的材料相同,应在填筑路堤、修整边坡时,将削坡剩余的材料暂存在靠近路肩的边坡上。这样,不仅使用时很方便,而且可避免在铺筑路面的过程中,向路肩运送培路肩的材料可能要污染路面。
路堑段的路肩是开挖出来的,当开挖到设计标高时,路肩部分宜停止开挖,路面部分
继续开挖直至路床顶面。开挖路床时,路床两侧与路肩连接处应开挖整齐,既要保证路面宽度又不要多挖,否则超挖部分摊铺的路面得不到计量与支付;开挖时应尽量使路槽的侧壁为垂直面,以减少麻烦或造成浪费。
2.【参考答案】
先培路肩的优点是,已培好的路肩在结构层碾压时起支撑作用,可以减轻或避免结构层侧移影响边缘的厚度和平整度;先培路肩的缺点是,横断面上易形成一个三角区。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土路肩施工方法的掌握程度。理由同上。
3.【参考答案】
工序A的名称为:静压。工作内容是:压路机沿路肩区域往返静压。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土路肩施工方法的掌握程度。
土路肩施工各道工序内容如下:
(1)备料:选择可以用作底基层的取土场,挖掘机挖装合格的底基层料,自卸运输并卸至路肩区域;堆卸时按自卸汽车的装容量、路肩的松铺方量确定堆卸距离;
(2)推平:推土机(或平地机)沿路肩区域根据松铺厚度均匀推平料堆,使材料摊铺在路肩区域;
(3)平整:平地机按需要的宽度、高度进行平整、翻刮,使材料基本平顺;
(4)静压:压路机沿路肩区域往返静压;
(5)切边:技术人员根据路基中心确定路肩内边缘,人工沿内边缘拉线并洒白灰,平地机根据白灰线切除并翻材料至路肩上;
(6)平整:用平地机按设计横坡、宽度、标高、平整度进行精确平整,使路肩材料达到设计的松铺要求;
(7)碾压:按最佳含水量的要求,用洒水车进行洒水,待可以碾压时用18t压路机沿路肩区域进行初压、复压、终压使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4.【参考答案】
平地机、推土机、压路机、洒水车。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施工机械配置的掌握程度。
土路肩的平整和切边都需要平地机或推土机,土路肩的压实需要压路机并用洒水车配合。
5.【参考答案】
平行作业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了工作面进行施工,(总)工期较短;
(2)每天同时投入施工的劳动力、材料和机具数量较大,材料供应特别集中,所需作业班组很多,影响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3)如果各工作面之间需共用某种资源时,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协调工作量大;
(4)不强调分工协作,各作业单位都是间歇作业,此点与顺序作业法相同。
还有顺序作业法(也称为依次作业法)、平行作业法。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施工作业组织方式的掌握程度。
公路施工过程基本组织方法有顺序作业法、平行作业法、流水作业法。
(1)顺序作业法(也称为依次作业法)的主要特点
1)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总)工期较长;
2)每天投入施工的劳动力、材料和机具的种类比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3)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4)不强调分工协作,若由一个作业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若按工艺专业化原则成立专业作业队(班组),各专业队是间歇作业,不能连续作业,材料供应也是间歇供应,劳动力和材料的使用可能不均衡。
(2)平行作业法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了工作面进行施工,(总)工期较短;
2)每天同时投入施工的劳动力、材料和机具数量较大,材料供应特别集中,所需作业班组很多,影响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3)如果各工作面之间需共用某种资源时,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协调工作量大;
4)不强调分工协作,各作业单位都是间歇作业,此点与顺序作业法相同。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用增加资源的方法来达到缩短(总)工期的目的,一般适用于需要突击性施工时施工作业的组织。
(3)流水作业法的主要特点
1)必须按工艺专业化原则成立专业作业队(班组),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
2)专业化作业队能够连续作业,相邻作业队的施工时间能最大限度地搭接;
3)尽可能地利用了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比较短;
4)每天投入的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5)需要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工作面,有效地缩短工期,一般适用于工序繁多、工程量大而又集中的大型构筑物的施工,如大型桥梁工程、立交桥、隧道工程、路面等施工的组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485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