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现有道路为单幅水泥混凝土道路,幅宽15m,交通拥堵,拟将其

admin2022-08-02  24

问题 某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现有道路为单幅水泥混凝土道路,幅宽15m,交通拥堵,拟将其扩建成宽30m,路中设宽5m绿化隔离带的沥青混凝土道路,且在绿化隔离带下新建雨水管道, 新旧道路截面如下图所示。为利用现有资源,经对现况水泥路面检测后,决定除绿化带部位的路面外,其余路面可经铣刨清理后,直接铺装改性沥青表面层。为了使水泥混凝土面层与沥青面层结合较好和防止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施工项目部在铣刨后的混凝土路面上采用土工织物设置应力削减层的施工保证措施。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部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两侧加宽段路基、基层施工;②分幅摊铺表面层沥青混凝土;③水泥混凝土面层切割破除(绿化隔离带位置);④雨水管线施工;⑤分幅路缘石砌筑;⑥分幅摊铺底面层沥青混凝土;⑦现况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幅铣刨清理。施工项目部按照施工方案搭设围挡,设置交通指示和警示信号标志。鉴于施工工期紧迫,项目部拟加快底基层施工进度,采取如下措施:采用初凝时间 3h以下的32.5级硅酸盐水泥和现场原状松散土,按照设计配比现场路拌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分层碾压成型,保湿养护3d后即进行下道工序。问题:1、项目部对本工程最合理的施工顺序是什么说明理由。2、简述项目部采取的土工织物应力削减层施工注意事项。3、施工围挡搭建需注意哪些相关事宜,需设置哪些标志4、指出项目部拟采取措施的不当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5、指出A、B的名称,简述A和B施工当中需要注意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1、项目部对本工程最合理的施工顺序是:①两侧加宽段路基、基层施工→③水泥混凝土面层切割破除(绿化隔离带位置)→④雨水管线施工→⑤分幅路缘石砌筑→⑥分幅摊铺底面层沥青混凝土→⑦现况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幅铣刨清理→②分幅摊铺表面层沥青混凝土
理由:因本工程为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在施工期间需组织交通导行,先施工新建道路,为保证在既有道路内施工雨水管线创造社会车辆通行条件;新建路施工完基层后可导行交通,破除混凝土路面并施工雨水管线;安装路缘石以后可施工面层;现况路铣刨后可以直接铺表面层,所以现况路铣刨一定要在新建路铺筑底面层之后施工;最后施工表面层。
2、(1)土工织物应能耐 170℃以上高温;
(2)在水泥混凝土道路清洁后对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后铺筑沥青面层。
3、(1)施工围挡搭设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施工围挡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不得留有缺口;
②围挡材料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宜选用砌体、金属板材等硬质材料;
③施工现场的围挡一般应不低于1.8m,在市区内应不低于2.5m;
④在围挡内侧禁止堆物料。
(2)围挡上设置的标志有:警示标牌、临近马路需要沿线安装警示红灯。
4、项目部拟加快底基层施工进度采取的措施不妥之处有:
(1)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下的32.5 级硅酸盐水泥不妥。
正确做法:应采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4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 水泥,32.5级及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2)按照设计配比现场路拌水泥稳定土不妥。
正确做法: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准确且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3)水泥稳定土保湿养护 3d 后即进行下道工序不妥。
正确做法: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常温下成活后应保湿养护不少于7d。
5、A 是路缘石,B 是雨水口。
① 路缘石安装注意事项:路缘石基础与基层施工同时填挖碾压,在基层透层油施工时覆盖,防止污染。安装保持直顺平整,安装后勾缝、浇筑后背混凝土。
② 雨水口施工注意事项:基层施工后进行雨水口开挖砌筑,砌块或砖应保持湿润、砂浆随拌随用,砂浆和砖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砌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勾缝。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428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