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隧道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

admin2022-08-02  16

问题 某公司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隧道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投标时勘察报告显示,盾构隧道穿越地层除终点200m 范围为粉砂土以外,其余位置均为淤泥质黏土。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事件二:盾构施工至隧道中间位置时,从一房屋侧下方穿过,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穿越后很长时间内房屋沉降继续发展, 最终房屋出现裂缝, 维修费用为40万。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 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问题】1. 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2. 事件一中,洞口土体加固的常用方法有哪些?3. 针对事件二的情况,施工单位应该提前采取哪些措施?4. 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为何盾构穿越很长时间房屋依然发生沉降,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5. 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6. 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

选项

答案

解析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事件一:项目部可索赔工期延误10 天,费用10 万元。
理由: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造成工期的延误和费用的增加, 依据相关标准
规范要求,是建设单位应该承担的责任。
事件二:房屋维修费40 万元不可以索赔。
理由: 因项目部自己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沉降、裂缝,造成费用的增
加,是项目部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因此不可以索赔。
事件三: 工期延误5 天,费用增加25 万元,不能索赔。
理由:在勘察报告已经有盾构穿越地层有粉砂土,施工单位在进入粉砂地层前未能采取
有效的改良措施,造成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应由其自己承担责任,因此不可以索赔。
2. 事件一当中,洞口土体加固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事件一中土体加固的常用方法:注浆法、高压喷射搅拌法、冻结法。
3. 针对事件二的情况, 施工单位应该提前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针对事件二,施工单位应提前采取下列措施控制房屋沉降:隔断盾构掘进地层应力与变形(高压旋喷桩、钢管桩、柱桩、连续墙等) 。
4. 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为何盾构穿越很长时间房屋依然发生沉降,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参考答案: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化学浆液。依照题意,本隧道工程在中间位置的地层为淤泥质黏土,本土质的特点就是盾构通过较长时间后依然会发生后续沉降,地表沉降进而造成房屋会继续沉降。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办法是在盾构掘进、纠偏、注浆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对地层的扰动和提前对地层进行注浆的措施。
5. 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参考答案: 事件三可采用下列材料改良粉砂的流塑性:矿物系(如膨润士泥浆)、界面活性剂系(如泡沫)、
高吸水性树脂系、水溶性高分子系四类,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6. 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隧道长度: (DK10+ 868)-(DK10+100)=768m
平均每天掘进长度: 8 环x1.2m/环= 9.6m
正常掘进完成时间: 768÷9.6=80 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393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