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相对方的当事人构成,主体双方通常是处于服从领导和被领

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相对方的当事人构成,主体双方通常是处于服从领导和被领导、命令和服从的不对等地位。由此出发,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是双方当事人一致意见的表示B.行政主体只履行职权不履行职责,行政相对方只能听从C.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应有双方相互约定,或者自由选择D.行政主体对违反义务的一方可以运用国家强制力实施制裁或者强制执行

选项 A.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是双方当事人一致意见的表示
B.行政主体只履行职权不履行职责,行政相对方只能听从
C.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应有双方相互约定,或者自由选择
D.行政主体对违反义务的一方可以运用国家强制力实施制裁或者强制执行

答案 D

解析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决定,并能独立承担实施行政决定所产生相应法律后果的一方主体。构成行政主体的要件是:①依法成立的组织。该组织是由有权机关依法批准成立,包括行政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②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职权与职责,同时必须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与职责;③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行政行为;④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后果,包括法律规定的有利的后果和不利的后果。A项,行政活动具有单方性,是由行政主体单方的意思表示。B项,行政主体不履行指责相对人可以通过行政法律监督来救济。C项,行政法律关系具有法定性,双方的权利义务由法律事先规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1012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