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

admin2022-08-02  26

问题 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5.假定,该建筑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为0.40kN/m2(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为B类,风向如图所示,风载沿房屋高度方向呈倒三角形分布,地面处(±0.000)为0,屋顶高度处风振系数为1.42,L形剪力墙厚度均为300mm。试问,承载力设计时,在图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在(±0.000)处产生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w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计算风荷载体型系数;②假定风作用面宽度为24.3m。A. 42000 B. 47000 C. 52000 D. 68000

选项 A. 42000
B. 47000
C. 52000
D. 68000

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1)表7.2.1可知,地面粗糙度为B类,离地面高度64.2m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由内插得: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附录B第B.0.1条,建筑物平面形状为矩形时,风荷载体形系数为:根据第4.2.2条及其条文说明规定,一般情况下,对于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计算可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由故:根据第4.2.1条规定,主体结构计算时,风荷载作用面积应取垂直于风向的最大投影面积,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顶部:(风作用面宽度为24.3m);故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在(±0.000)处产生的倾覆力矩标准值为: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0803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