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拟建一古生物展览馆,每层层高 6.0m,室内外高差 1.0m,共 5 层,女

最全题库2022-08-02  16

问题 某市拟建一古生物展览馆,每层层高 6.0m,室内外高差 1.0m,共 5 层,女儿墙高度 1.2m,钢 结构。上面是北方向。具体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建筑主入口设在南面外墙中间,门厅长 12m,宽 6m。总平面图如图所示,图中单位以 m 计。 本工程东侧 6m 处有一个建筑高度为 14.5m 的耐火等级为二级的上人屋面的办公楼。 平面图柱网 10m×10m,设有中厅,中厅内设有 2 座自动扶梯,中厅防火分隔符合规范要求。 每部楼梯宽 3m。五层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窗户开设符合规范要求,没有示意出来)。本工程消防设备设施均符合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列式计算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类型是什么?耐火等级最低是几级。 2.总平面图的消防车道存在什么问题?说明理由或正确做法。室外消防车道有何技术要求? 3.本工程室外消防车登高救援场地有何错误之处,说明理由或正确做法。消防车登高操作场 地有何技术要求? 4.本工程与东侧办公楼防火间距最小需要几米?仅从本工程方面,如何做才能符合规范要求。 5.每层展览大厅平面至少设几个防火分区?原因是什么?在平面图中,防火分区存在什么问 题,正确做法是什么? 6.展览大厅内任一点到疏散楼梯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m?原因是什么?展览大厅右上疏散门 到最近的办公区的楼梯间最大疏散距离是多少 m? 7.列式计算第 3 层展览厅楼梯间的最小疏散总宽度,不计办公及服务的人数。平面图中疏散 设施有何不妥,正确做法是什么? 8.本工程应采用什么形式的楼梯间,该楼梯间还适用于哪些建筑场所。 9.平面图中消防电梯有何不妥,正确做法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1.建筑物的高度=1.0m+6.0×5=31m。建筑物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最 低是一级。 建筑高度的计算。 建筑类型的划分,耐火等级的判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条文: 5.1.1 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 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民用建筑的分类应符合表 5.1.1 的规定。5.1.3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2 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1)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 2m 不妥,不宜小于 5m。 (2)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 10m×12m 不妥,不宜小于 15m×15m。 室外消防车道有何技术要求如下: (1)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m; (2)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 (3)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4)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 5m; (5)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 8%。 (6)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7)消防车道的路面、消防车道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3.(1)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范围内的裙房、入口雨棚等进深 6m 不妥,不应大于 4m。 (2)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 2m 不妥,不宜小于 5m,且不应大于 10m。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有何技术要求如下: (1)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 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 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 4m。 (2)建筑高度不大于 50m 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 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 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 (3)场地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和车库出入口。 (4)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15m 和 10m。对于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建筑,场地的长 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20m 和 10m。 (5)场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 (6)场地应与消防车道连通,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 5m,且不应 大于 10m,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 3%。 (7)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 入口。4.最小需要 9m。仅从本工程方面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如下: (1)本工程的东面外墙做成防火墙,其防火间距不限。 (2)本工程的东面外墙高出东侧办公楼建筑的屋面 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 防火间距不限。 (3)本工程的东面外墙高出东侧办公楼建筑的屋面 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 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规范 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4m。 5.2.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5.2.2 的规定,【如图 5.2.2-1 所示】 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注:1 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 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 5%时,其 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 25%。【如图 5.2.2-2 所示】2 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如图 5.2.2-3 所示】 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 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 防火间距不限。【如图 5.2.2-4 所示】图 5.2.2-3 高火墙距不限示意图 图 5.2.2-4 高 15 下火墙低需一二级防火距不限示意图3 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 低于 1.00h 时,其防火间距不限。【如图 5.2.2-5 所示】4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无 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 4m。 【如图 5.2.2-6 所示】图 5.2.2-6 相邻高低两座建筑防火间距要求5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 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 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 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 6.5.3 条规定的防火卷 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 4m。【如图 5.2.2-7 所示】5.至少设 2 个防火分区。该工程已设自喷系统,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可为 1500×2=3000 ㎡,每层展览大厅平面为 90×50=4500 ㎡,所以每层至少设 2 个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存在问题:没有用防火墙及符合规范要求的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正确做法,在 ⑤轴线处布置防火墙和防火卷帘,左右划分为 2 个防火分区。 左侧建筑面积:40×50=2000 ㎡<3000 ㎡;右侧防火分区建筑面积:50×50-中厅面积<3000 ㎡。展览馆及办公区五层平面图(图中尺寸以 mm 计)6.37.5m。原因是展览大厅内任一点到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是 30m,设自喷系统可增加 25%,30×1.25=37.5m。展览大厅右上疏散门到最近的办公区的楼梯间最大疏散距离是 10× 1.25=12.5m。 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 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30m;当疏 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 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 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 25%。7.(1)第 3 层展览厅面积=90m×50m=4500 ㎡ 3、4、5 层每层疏散人数=4500 ㎡×0.75 人/㎡=3375 人 第 3 层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3375×1.0m/100 人=33.75m (2)展览大厅采用封闭楼梯间不妥,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3)办公区采用封闭楼梯间不妥,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4)展览大厅部分楼梯总净宽度不符合规范,已设 3m/部×5 部+1.5=16.5m(1.5m 是右上出 口的估计),应增加楼梯间数量,达到楼梯总净宽度 33.75m。 (5)展览馆右上部的疏散门至楼梯间的距离约为 18.0m(20m-2m,门及门垛估计宽 2m)不妥, 不应大于 12.5m。 (6)办公区只有一部疏散楼梯不妥,至少应有 2 部疏散楼梯间,且满足疏散距离要求。 (7)图中办公区部分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门到疏散楼梯的距离不妥,不应大于 20×1.25=25m。图 展览馆及办公区五层平面图8.应采用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适用于下列场所:(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 度大于 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建筑高度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3)建筑高度大于 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 10 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4)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 10m 或 3 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 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5.5.12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 楼梯间。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 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注: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疏散楼梯可按本规范有关单、多层建 筑的要求确定。 5.5.27 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不大于 21m 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 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仍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2 建筑高度大于 21m、不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 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3 建筑高度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每 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 3 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 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 10 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6.4.4 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 10m 或 3 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 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2 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 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用楼梯间,确需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采用耐 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 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9.没有设前室,应设符合规范要求的前室。 7.3.5 除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外,消防电梯应 设置前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并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 30m 的通道通向室外; 2 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6.0m2,前室的短边不应小于 2.4m;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 其使用面积尚应符合本规范第 5.5.28 条和第 6.4.3 条的规定; 3 除前室的出入口、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和本规范第 5.5.27 条规定的户门外,前室内不 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4 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0732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