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说,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

最全题库2022-08-02  20

问题 习近平说,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谈谈你的看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一项系统工程,就好比推演一道复杂的改革攻坚方程式,习总书记的这句话中,“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中梗阻”分别对应改革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分阶段来突破改革难题。
  
  “最先一公里”指的是改革的顶层设计,整体方向。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最先一公里”不仅要突出重点,还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方向性等等,防止脱节和各自为战,考验着我们领导人的决策能力。而反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老矛盾交织,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叠加,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个环节千丝万缕。在这个攻坚克难的时期“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不行,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群众的热切期盼的问题入手,由此可见最先一公里的重要性。就像我国之前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一样,就像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一样,就像开国伟人毛泽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样,相信习总书记的顶层设计同样能给我们带来翻天覆地的、看得见得变化。
  
  “最后一公里”指的是各项改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步,就是改革者历尽千难万苦、经过长途跋涉需要跑完的最后一段路程。这个阶段往往也是改革阻力最大的地方,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最后瓶颈,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最后一环。如果不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如果不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改革方案和政策意图的实现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最终让老百姓产生望洋兴叹的失望感觉。但是当前,盖章收费、办事找人,上学求人等问题一波接着一波,反映出了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
  
  “中梗阻”指的是改革方案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会直接触及一些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的既有利益格局,推进和落实起来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会遭受各种各样的阻力,或者掺杂水分,或者变形走样,或者效力衰减,最终导致改革的良好政策意图无法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当前甚至一些官员出现太平官思维,认为多做事多担责,少做事少担责,出现庸政懒政的现象,苍蝇老虎权钱交易行为,凸显了中梗阻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实现三个阶段的突破,提高改革的含金量,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我们地方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例如最近开展的“两学一做,四讲四有”学习,从理论上丰富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好地方的顶层设计,配合中央的顶层设计,为百姓谋福利。
  
  第二,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防止庸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加强党员干部的自律,让领导干部不想逃避责任。
  
  第三,加强监督,党内要有自己的内部监督系统,定时监督和不定时抽查,同时要接受媒体监督,百姓的监督。设立公众接待日、举报热线、网络问政、微博问政等形式,丰富群众的参与渠道,通过他律让领导干部不能逃避责任。
  
  第四。对于严重违纪的官员给予处罚,树立反面典型让领导干部不敢逃避责任。
  
  总之,改革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停留在讲究数字的增长,不能停留在改革条款的数量上,而是让老百姓感受到热切期盼和最关心的切身利益,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实惠,成为改革的“胜利者”而不是“牺牲品”,这样百姓才能更有获得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9636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