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Z公司新品线组长老梁,利用3个月的工余时间,经过100多次反复的试验,攻破了

最全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浙江Z公司新品线组长老梁,利用3个月的工余时间,经过100多次反复的试验,攻破了“丝攻短牙(拔牙)项目”,让该公司每年仅这个工序就节约了1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作为生产工人,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合格率。我这样做,只是坚持我的工作准则,尽量降低产品的废品率,节约生产成本。”老梁这样理解自己的自主创新,“我是通过这种创造性劳动体会到了更多的价值。我们工人不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宝钢集团以全国钢铁业6%的产量,实现了全行业约30%的利润。有何秘诀呢?“职工是企业力量之基、活力之源!”宝钢集团董事长说,“宝钢式创新的最大特色是‘蓝领创新’,每天产生专利4件,五成由一线工人创造。”工人发明家孔利明20多年来,为宝钢解决各类设备的疑难杂症,主导生产工艺改进,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我的大学在宝钢。”这是孔利明的肺腑之言。出身钳工的卢江海在孔利明的带动下,立足本职岗位搞专利研发,成为宝钢的“金点子大王”,一年内他提出13条合理化建议,创造26项实用专利、4项发明专利。宝钢的职工创新以开放式的岗位责任制为基础,逐步形成深入的创新体系和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同时,还建立了全覆盖的创新激励体系,职工创新奖励从10元到100万元。“机器不能代替人,中国工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有力量的,关键在于怎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认为,宝钢“蓝领创新”,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依靠职工的最好诠释。假设你是某企业的一名工会干部,在学习了“给定资料1”后,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创新。(25分)要求:定位准确,内容全面,语言生动,具有号召力。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3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云南卷)

所谓倡议书:就是某单位某组织向特定对象发除倡议,倡导成员做某事。
此答案按照开头、正文、结尾三个层次展开。
一、开头是倡议背景:制造业领域工人的技术含量低,仅仅是流水线操作工,不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且我市制造业缺少自己的独特品牌和技术创新。
二、正文包括:(1)倡议目的和作用:激励职工提高生产积极性和创新创造力,发挥自身价。从而提高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率,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倡议内容:1、号召职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改进生产工艺;2、不断学习,开拓创新,改进生产工艺,发挥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作用,融入创新环境。
三、结尾:发出倡议,倡导蓝领工人们爱岗敬业、积极创新。
具体赋分原则如下:
1.倡议书格式共5分,包括:
a.标题:关于“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倡议书(或者“倡议书”)(1分)
b.倡议对象:A企业全体员工(全体工友们、工友同志们,等)(1分)
c.倡议目的:为了发展……,提高……,特作如下倡议:1分
d.落款:A企业工会(1分)
e.时间:某年某月某日(1分)
2.内容15分,包括以下关键词语以及相应的阐述句:
爱岗敬业(3分)、开拓创新(3分)、企业和个人协同发展(3分)、鼓动号召(3分)
要求所倡导的内容清楚明白,以简要的说理加以支撑,并具有鼓动性。
3.语言3分,文从字顺,逻辑性强,有一定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语言表达占2分,包括文段衔接是否有逻辑性,语言表述是否流畅通顺、是否有错别字等。

试题分析
一、此题的身份是工会干部;
二、对象是全市蓝领工人;
三、此题的行文目的是号召全市的蓝领工人爱岗敬业、开拓创新;
四、要求解读:定位准确就是要站在工会的角度进行倡议;内容全面指的是倡议书的开头、正文、结尾必须齐全;语言生动,具有号召力是指要有倡议感、号召感;不超过500字:除去格式100字,还剩400字写内容,注意倡议书的重点是写怎么办。

材料逻辑梳理以及要点查找:
第一自然段:通过浙江Z公司新品线组长老梁的例子强调:工人不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可作为开头引出话题或者结尾的呼吁号召)
第二自然段:通过宝钢集团的成功事例强调工人创新的重要性。
其中,“职工是企业力量之基、活力之源!”(可作为开头引出话题或者结尾的呼吁号召)
通过“工人发明家孔利明20多年来,为宝钢解决各类设备的疑难杂症,主导生产工艺改进,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可以得出倡导工人如何做的对策:改进生产工艺,解决疑难杂症;
通过“出身钳工的卢江海在孔利明的带动下,立足本职岗位搞专利研发,成为宝钢的“金点子大王”,一年内他提出13条合理化建议,创造26项实用专利、4项发明专利。”可以得出倡导工人如何做的对策:立足本职岗位搞研发,鼓励员工题合理化建议;
通过“宝钢的职工创新以开放式的岗位责任制为基础,逐步形成深入的创新体系和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同时,还建立了全覆盖的创新激励体系,职工创新奖励从10元到100万元。”可以得出站在工会角度激励工人创新的对策:市工会也设置了奖励机制,对给出好点子的员工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且有机会把新技术推广到相关产业
段落结尾“机器不能代替人,中国工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有力量的,关键在于怎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可作为开头引出话题或者结尾的呼吁号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9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