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日10时许,K机场开始大雾弥漫,直到16点,机场34个航班受大雾

免费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2013年1月3日10时许,K机场开始大雾弥漫,直到16点,机场34个航班受大雾天气影响备降导致延误。17点后,接到机场客管处发出的天气预报消息称,当天晚上20点天气会转好,到了晚上20点却发现,天气更加恶劣了。晚20点30分左右,机场方才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取消所有航班,造成7500名旅客滞留机场。从3日下午就被延误至次日凌晨1时许,滞留旅客全部接送完毕,延误接近10个小时。K机场有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凡延误达到10架次、4小时以上,便启动预案。1月3日下午,机场虽已经启动预案,但该小组组长只是机场副总经理,及至启动才发觉,一个机场的副总经理,无法协调和领导在机场内参与服务的多个部门。1月3日当天,各航空公司都自顾不暇,大部分驻场航空公司的改签柜台只有1至2个,等待改签旅客的队伍长达10多米,队伍拥堵,流动的旅客们与工作人员之间,言语冲撞、肢体推搡时有发生。某航空公司由于退票、改签旅客过多,所属网站由于访问量过大,导致系统崩溃,已不能查阅航班信息,前来咨询的乘客都被告知,柜台查不到最新航班信息,旅客需自行查阅。现场多名旅客表示质疑并反问工作人员:“你们工作人员都查不到,让我们旅客去哪里查去?”直到1月4日6点,机场飞行区管理中心运行指挥部才收到前一天应该上报的全部航空公司的当日航班计划,4日的计划航班,达到史无前例的940架次,超出了机场700架次的保障能力。前一日延误的航班多数将在4日补飞。空管首先协调空军暂停训练飞行,释放空域,空域范围的可利用率,从近5成提高到9成多。因前晚航班无法降落,K机场只有4架飞机(通常有100架左右)。为了离开,旅客们首先要等待搭乘自己离开的飞机到来。13时10分,进港航班114架次,但出港航班只有42架次,100多架飞机都“趴窝”了,无法起飞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为行李搬运慢,有的是因为机务人员排不过来等。有一架停在远机位的航班,为了等待摆渡车,足足等了近5个小时;一架航班计划停靠停机位1个多小时便起飞,但因为地面保障跟不上,加上旅客围堵登机口,这架航班最终等了7个小时。由于机场信息系统的问题和缺陷,4日上午起,候机楼里的航班时间、机位、登机口调整等实时信息显示牌便不再更新了。1月4日这天,共有140多个航班在登机口都没有刷新录。机场采用的是区域定向广播,通常只有一两个登机口能听到,每天信息须排队播放,有时航班登完机了,广播才开始,致使部分乘客未及时接到登机通知。航空公司内部信息传递同样滞后,航班的延误、补班信息更新速度慢。1月4日19时左右,部分已经延误一天的旅客因为各种原因被二次延误,在等待办理退票、改签手续期间,有些旅客情绪激动,与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现场多个值机柜台被砸,还有旅客堵住登机口导致部分航班无法正常起飞。3.针对“给定资料1”中K机场在延误事件中所说的各种问题,机场有关部门打算面向乘客播报一篇广播稿,请代为拟稿。(25分)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针对性强;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4年山东省公考《申论》真题(A类)

本答案符合广播稿格式上的要求,有标题和称谓;内容上层次分明,有背景,有问题及其对策,最后有呼吁,内容完整;语言表达简洁易懂,符合广播稿的语言要求;字数符合要求。
试题分析:
(1)本题的基本任务是写一篇广播稿。广播稿是新闻的一种,应具备新闻快、真、短、新的特点。其写作要求有:1.口语化。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多用口头语或白话;2.表达简洁。用词准确,表意贴切,不说空话、套话;3.内容生动、具体。听众关心的话题都能涉及,能够引起听众关注。
(2)题干中设定的身份是K机场。也就是说,在广播稿,需要将“给定资料3”航班延误事件中所说的各种问题作出回应。
(3)注意身份及任务,需要站在K机场的立场上,对航班延误事件中所说的各种问题向乘客播报,让乘客了解我们已经采取的措施已经需要乘客配合的做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8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