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开始,文化部年年组织推出“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除以国家重点

资格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2012年开始,文化部年年组织推出“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除以国家重点美术馆为代表的一些大型综合类美术馆每年都推出重磅展览之外,还有一些地市级甚至县级的基层美术馆也积极参与其中。参与的美术馆多了,藏在深闺的作品露脸频繁了,公共教育与推广的手段也丰富了。各美术馆打破自身馆藏资源局限和束缚,加强合作,惠民措施层出不穷。像D省美术馆的“水印年华——省美术馆馆藏版画作品精选”巡展至西部多个省,某著名画家私人艺术馆的“艺术回顾展”巡展至公立美术馆,都吸引了大量观众;C省美术馆将展出的所有馆藏精品用微信平台展现,方便观众查阅、分享和收藏,吸引了3500余名观众参与。5年多来,“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共推出展览150余个,展出藏品近18000件(套),观众总量约800万人次。观众A女士带着孩子看完之后,很是感慨:“孩子们也好,成人也好,若有幸接受众多传承有序、具有极高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精品的熏陶,获得滋养,一定是受用终生。”“观众想细看养心殿的文物,不用再趴窗户了。”据媒体报道,从2017年9月28日到今年2月,深藏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268件文物“移驾”首都博物馆,接受公众的检阅,这也是养心殿文物首次“出宫”。大批珍贵文物走出故宫,不仅仅是博物馆系统内部的一次完美合作,而且有着更为深广的意义,即文物不再一味地深“藏”不露,矜持内敛。201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纪录片《国家宝藏》,首次通过明星演绎文物历史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与讲述了六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专业文物知识,重现了历史。同时,也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越来越亲民的路径,使文物精品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实现文化传承。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谢堂前燕,可谓比比皆是。无论是展示时间,还是展览手段,均创下了纪录。如“追剧”一样,公众也在密切关注着海昏侯墓的考古挖掘。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一个一流的博物馆并不在于藏品有多么丰富,而在于人们要有机会看到这个馆里大量珍贵的藏品,并将博物馆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文物就应该走出封闭状态,接受公众的观赏,让民众共享。这样的努力,既是一种文化普及,也是一次全民性的价值提升。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APP日前正式上线。据了解,这款APP提供了单字、词语、汉语拼音、部首、笔画数、四角号码等检索渠道,并且支持手写、摄像头取字和语音输入等功能,全面满足了用户查字、输字需求。它还具有两大特色功能:一是提供了动态和静态两种标准笔顺,并支持屏幕跟写,用户可识别、掌握3500个基础汉字的笔画;二是由专业播音员对1万余个汉字进行播读,用户也可以点击“朗读”键测试自己普通话的准确性。此外,该APP还开发了生字本、知识问答、汉字游戏等增值服务,并完整收录《新华字典》最新纸质版全部内容,提供数字版与纸质版对照查阅功能。假设你是某文化报的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1,以“文化共享惠民生”为题目;写一篇短评。(25分)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2)逻辑清晰,语言流畅;(3)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8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山西县级卷)

本题为综合性公文写作题。基本结构是“标题+正文”。正文方面:一方面是紧紧围绕“文化共享”的主题,从背景的阐述、到意义和问题、最后解决存在的问题,整体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另一个方面形式上,每一方面单独成段,这样逻辑较为清晰,层次分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7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