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S镇有了一项新鲜的活动:请本镇的村民当老师。“前些年啊,不少基层干部

练习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2017年,S镇有了一项新鲜的活动:请本镇的村民当老师。“前些年啊,不少基层干部感慨,现在的农村工作不好做,硬办法不能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其实,农村是个大课堂,和乡亲们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S镇镇政府负责群众工作的老李介绍道,一些基层干部田间地头也跑得不少,但和乡亲们打交道的水平还是没提高。“还是要和乡亲们心连心啊。不然的话,你说的话,他们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你不爱听。这怎么行呢?”他感叹道。过去,通常是干部给村民讲课;而如今,村民当老师,干部成学生。让他们的角色对换一下,不但形式新颖,而且效果不错。“教学”内容没有什么限制,可以话话家常,说说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可以给干部们讲讲意见,给政府工作提提建议。也许村民们的语言没有那么精炼,但他们那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唠嗑”中,恰恰有最鲜活的民意,这正是基层干部照镜自省、改进工作作风、调整工作思路所必需的。这种创新的沟通形式,在无形中拉近了党群关系和干群距离,增强了相互了解,成为双方良性互动的有利推手。其实,农村是个大课堂,农民也是生活经验、基层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好老师。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就是要做农民的贴心人。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能虚心听取农民的想法、要求和意见,及时了解农民的所思所盼,吸收农民的建议和智慧,并逐步落实到工作中去,又何愁工作不好开展呢?村民的学生可不止这些基层干部们。2018年初,S镇在全镇范围内招募了100位农村能人,在全镇巡回给农民“上课”。老李介绍说,这100个能人中,有的是种地的行家,有的是做农村电商的高手。农民“讲师”由各村推荐,镇政府评定。评定不论学历、职称,只管对脱贫致富有没有用。“我们会颁发一个证书,但讲师们可不是得到这个证书就能受用一辈子。和正规的学校一样,要是哪个讲师工作不积极了,业务水平下降了,我们是会予以清退的。当然,有新的好讲师,我们也不会错过。”老李介绍道,“我们还打算到了年底在全镇搞一次农民讲师评比活动,由全镇村民来投票。获得‘优秀’等级的讲师,我们会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每场讲课,镇里会给我们100元的‘课时费’。而且,讲课时间安排得也挺合理,不会选在农忙的时候。”种田大户老马对这样的安排赞不绝口,“以前啊,我以为上课就是大家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听那些老师们讲,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课堂。”镇里鼓励我们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用现做现讲的方式给大伙们上课。这种以民为师的活动受到了全镇村民的热烈欢迎。“太有用了,讲的都是我们自己那些事儿。老师们有讲头,我们有听头。”村民小王是这期课堂的“三好学生”。从开课以来,没有落下一节课。“这样的课还可以再多一些,让上堂课当学生的,下堂课也可以当老师;让上堂课当老师的,下堂课也可以当学生。”假设你是S镇镇政府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1”,写一篇关于S镇“请农民当老师”活动的报道。(30分)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2)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字数4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8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福建乡镇卷)

该篇答案遵循了新闻报道的写作逻辑:背景介绍(概述活动情况)——介绍活动内容——总结展望,文章的行文逻辑很清晰,而且在第二段中对于活动内容有按照不同活动内容的性质进行了分类整理,分成“教学内容、教师队伍管理、授课方式”三个方面,条理性也很强。同时,也已经将材料中所提及的与“请农民当老师”活动有关的内容都包含进去了,要点全面。
试题分析:
1.题干分析:(1)此题题型为应用文写作,文种为新闻报道(新闻稿),新闻稿特征在于陈述清楚事实,以客观立场描述,此文种格式部分较为简单,只需要“标题+正文”即可;(2)写作目的为“报道S镇‘请农民当老师’活动”,既然是报道一个活动,所以该应用文正文主体内容应当是描述这一活动具体有哪些内容和环节;(3)写作身份为“S镇镇政府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这一身份说明我们对这一活动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活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初衷目的会有所了解,所以在写这篇新闻报道时可以在文种体现这些内容。(4)写作范围为“给定资料3”,理由也是因为其之前出现“根据”二字。
2.要求分析:(1)“紧扣材料”就是字面意思,要求我们考生在作答这篇新闻报道时,相关内容必须来源于材料,不可杜撰;“内容全面”即需要考生将所有属于“S镇‘请农民当老师’”活动的内容都要涉及,不可有遗漏。(2)“条理清楚”即需要我们对于找到的要点进行整合,将属性/性质一致的要点放到同一类别之下;“语言流畅”说明这篇应用文是需要我们写出完整文章的,而且必须考虑前后文的衔接,逻辑要顺畅,语言表达上不能出现明显错误。(3)字数400字左右,“左右”二字说明这一题考生答案字数可以分布在(380-420)之间(5%的幅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7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