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电视台制作了一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为主题的访谈节

admin2022-08-02  38

问题 近期,某电视台制作了一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为主题的访谈节目,受邀参加讨论的是种粮大户老郑、基层干部郭书记和“三农”专家叶教授三位嘉宾。嘉宾就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从不同侧面,围绕三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老郑:现在种地,不换个种法不行。对普通农户来说,每亩地的毛收入也就1500元上下,但农资、机械等各项成本就超过1300元。大户收益靠规模,但风险也更高。今年我们市遭遇的旱灾比往年严重得多,对稻米产量影响不小。另外,现在我们市稻米价格每斤1.6元上下,比其他地方好些,但与去年相比,还是降了1角多。农民种粮,要面对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真希望政策能给我们撑起更强的保护伞。郭书记:我们县是农业大县。作为基层干部,我经常与农民打交道,深知一亩三分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饭碗”问题,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尽管今年我们县遭受了自然灾害,但在全县干部群众努力下,小麦总产量还是达到34.73万吨,略高于去年水平。叶教授:总体来说,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得益于新世纪以来,中央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方针,先后采取了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接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重大举措。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叶教授: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要把“重中之重”落到实处。抓“三农”,对做大地方GDP,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难有明显贡献,导致一些地方不愿意把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不愿意把稀缺资源投向农业农村。比如,我们在基层调研时经常发现,尽管农产品储藏、加工项目有利于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由于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有限,一些地方不愿意为这类项目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一些产业园区不愿意引进这类项目。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转变政绩观。衡量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要看工业,更要看农业;要看城市,更要看农村;要看经济总量,更要看民生改善。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领导决策拍板、财政资金分配、重大项目安排时真正做到向农业农村倾斜。老郑:这些年合作社日子好过,得益于党的政策好。拿农机来说,国家给补贴,我们合作社里有51台“大铁牛”,今年秋收,接了周边区县不少收割的活儿,没闲着。再说科技,我们种有机水稻,每个生产流程都要技术,没有农技部门专家常年在田间指导,肯定干不成。这几年种地规模越来越大,对硬件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多了得用大型农机,但我们这里丘陵多,还有不少泥土路,过去大农机根本进不去,多亏县里修了不少“农机路”。我们发展生态农业,要安装杀虫灯,原来山里不通电,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帮我们解决了用电难题。农田水利设施也逐渐完善。种地条件越来越好,就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郭书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的人,要把党对“三农”的重视切实传递到田间地头。虽说粮食连年丰收,农民生活越来越好,但“三农”问题历史欠账多。就我们县而言,农业基础设施的短板还要补,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的结构性矛盾还未完全破解。对第三个问题的讨论:老郑:这些年,村里道路越来越宽,房子越盖越好,娱乐活动越来越多。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愁事儿,有的村里还没垃圾桶、垃圾站,满地垃圾影响村容村貌。有些偏远的地方,没有路灯,晚上村民不敢出门。现在,不少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大家都关心以后谁来种地,留在村里的老人娃娃谁管。郭书记: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增强农业农村活力,关键要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流动。我们县积极引进资本,吸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实现“科技+”“教育+”“健康+”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叶教授: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补“三农”这个短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也不能平均发力,而应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从目前“三农”领域情况看,这几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减少。下一步除继续做好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外,还应注重提高脱贫质量、夯实长久脱贫的基础。贫困人口观念改变、能力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才是高质量的脱贫。经过多年努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目前主要问题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然太大,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太低。应把从“有”到“好”作为主攻方向,继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进城,部分地方出现了“空心屋”“空心村”,这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正常现象。我们要做的,是为乡村聚人气、添活力。要以县域为单元,规划好村镇体系,把传统民居和古村落保护好,把今后将长期存在下去的村庄建设好。主持人:结束语(略)【给定资料1】共讨论了涉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三个方面问题,每个问题的聚焦点不同。访谈结束时,主持人作了简要的总结。请为主持人撰写访谈的结束语。(30分)要求:(1)写成一篇450字左右的短文(不加标题);(2)内容全面,主体部分须涵盖各个问题的聚焦点;(3)条理清楚,简明扼要。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8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安徽B卷)

说明:本题的文种是短文,从题干中我们能得出如下信息:1.不写标题得出只写正文;2.涵盖各个问题的聚焦点则需从材料中嘉宾的对话中总结出三个核心话题:“三农”发展现状、“三农”政策落实、补齐“三农”短板。3.条理清楚,简明扼要要求分条作答,将材料中涉及的问题、对策提炼出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7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