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是省派驻村干部,2015年远赴大山深处的池口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下面是他

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小赵是省派驻村干部,2015年远赴大山深处的池口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下面是他讲的“脱贫攻坚”故事:我从省城出发,颠簸了10多个小时,才到了池口村。跳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光秃秃的石甸山。村支书老韩招呼我在村口吃了一碗石甸花椒酱面。虽然花椒麻得嘴好久没有感觉,但是花椒酱独特的鲜香口感让我赞不绝口。老韩在旁边笑着说:“石甸花椒酱可是咱这里的宝贝。”吃完饭,放下行李,老韩陪着我到村里走了走。刚开始我还挺乐观的,看上去这村子不穷啊,但是越往村里走,我的心就越凉。村民老左家的房子没有门,房间里没有家具、家电,屋子的一角堆着一堆杂粮,炕上的被子已经看不出颜色。老左告诉我:池口村地薄、种粮食收成低,只够糊口。除了种地,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干些啥。现在家里穷,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像他这样的人家,村里还有好几户。回村部的路上,老韩指着周边的大山说:“我们是守着金娃娃挨穷呀!你看,石甸山上1000多亩地,已经荒了十几年了,如果能把这地开发好,起码吃饭就不用愁了。”接下来一个多月,我挨家挨户到农户家走访,一直在想,贫困地区缺什么?种植、养殖技术老百姓都会,但是“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能卖出去”,这些问题不解决,村子就难以摆脱贫困。问题找到了,怎么破题呢?我想到了石甸花椒酱。这十里八村的家家户户都喜欢用花椒制作花椒酱,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既然本地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产业化,做成一个产品呢?同时,制作花椒酱对花椒的需求量特别大,也能带动花椒种植。2015年当年,我几乎走遍了省内的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发现和目前市场上的花椒酱不同,我们石甸花椒酱麻辣鲜香、口感独特,不仅在本地有市场,还有可能借助电商扶贫政策卖到全国去。有了想法,还要有办法。听说要开发石甸花椒酱,不仅是村民,许多村干部也都不相信。老韩说:“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咱们可赔不起啊!”为此,我带着村干部不但到周边县区了解情况,还专程到省食品研究院咨询石甸花椒酱产业化的可行性,请教生产加工、质量检验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排除了花椒酱存在有害成分和菌群超标的可能性。这次调研,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老韩说:“小赵书记,咱们村干部都认定你了,今后我们跟着你好好干!”2016年10月,当地第一家村集体企业池口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村民可以技术入股或半成品入股。我代表公司与省食品研究院、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石甸花椒酱。2017年初,第一批石甸花椒酱上市后,短短几天就销售一空,村民们都乐坏了。仅靠石甸花椒酱一项,去年村集体就实现了66万元的收入。我始终没有忘记老韩说的石甸山,没事就上去转悠,考虑到底该怎么开发。2015年外出做市场调研时,我看到梅花椒价格非常高,就帮着村里申请到“惠农贷款”,买了1000棵树苗,种到山上。现在,石甸山已经种植梅花椒500多亩,成为池口村的“绿色银行”。现如今,我不管到谁家,都留我吃饭,谁家杀鸡或者杀羊,都会想着我。老韩风趣地说:“小赵书记,你现在是我们这的‘狗不叫干部’,乡亲们的狗见了你不但不叫,还直摇尾巴哩。”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根据“给定资料1”,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20分)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具体;(2)语言简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9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地市级)

发言提纲层次清晰,内容完整,主题明确,层次分明。既有池口村当前面临的问题,又阐明当前的优势,并且结合实际,阐述池口村脱贫攻坚的典型举措。具体经验按照政府科学办事流程,先调研了解,再统一思想,最后开展各项工作。

试题解析:
(1)发言提纲不是完整的公文,但是公文所具有格式要素尽可能统筹兼顾,确保格式完整,如称谓等。
(2)标题不再是“关于发展花椒酱产业的发言提纲”浅显的形式,而是增加具体内容,特别是将此次发言的主题“脱贫攻坚”体现出来,更符合发言要求。
(3)材料内容比较简单,需要撰写的发言提纲内容十分丰富,在阅读材料过程中不仅需要直接概括成功做法,而且对于日常工作的描述都要进行总结提炼,挖掘答案要点。
(4)从材料中寻找成功经验的线索,主要把握材料中“做什么,怎么做和怎么销售”这三个问题,说明需要确定发展产业,明确生产方式,打开销售渠道,这三环节是答题重点,但是在确定发展产业之前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统一思想,顺利销售之后还涉及分配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统筹兼顾。
(5)材料中既有“做什么,怎么做和如何销售”这条直接线索,也有时间逻辑这一暗线,根据小赵在不同工作时间的工作内容,也可以梳理出山岔村发展花椒酱的经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7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