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G认为,道德、精神和价值观念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经济发展

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学者G认为,道德、精神和价值观念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健康的社会文化,能把坏人改造成好人,使人舍生取义,使人在不弃义的前提下取利;低俗的社会文化,不但笑贫不笑娼,还夸赞个人主义,拿雷锋的手表、皮夹克和陈光标的“高调”说事,把高尚的人抹成黑色,以掩盖大众低俗的内心黑暗,使人见利而忘义。学者K说,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中国人捡了垃圾风俗却丢掉了优良传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社会精神文化,从最初单纯的社会经济思想解放,逐渐演变成以经济为中心,只看重经济利益,越来越背义趋利。社会精神文化的变形,让依靠勤劳致富的大多数人看不到希望,让一些人把希望寄托在波涛汹涌的股票、概率极低的彩票上,让年轻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越来越难以接受高尚的道德文化。一些人根本不懂得,如果社会缺少高尚的社会文化指引,市场常常把社会价值扭曲,民主常常把政治扭曲,把凤凰打压成落汤鸡,把少见的垃圾炒上天,甚至为出名赚钱而自炒丑闻,把善的泼污成脏的,把假的伪造成真的。因此,结论就是市场经济放大了人们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的人性弱点,导致社会价值观错位,社会道德水平下滑。W教授指出,河北青县道德模范的不断涌现,良好社会道德环境的形成,用事实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一、青县涌现出的大量道德典型,无不印证了市场经济社会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那种把社会道德堕落归咎于市场经济的观点和市场经济导致道德堕落的论断都是片面的。二、青县十年涌现出720多名道德模范的广泛性,进一步说明我国目前社会良好道德仍是主流,不应该用个别不道德现象来否定社会主流道德的进步性。三、提高道德教育成效的有效途径,不是单纯的说理性宣传教育,而是发挥好道德典范的示范性作用。社会道德下滑问题是近期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给定资料1中学者K和W教授就此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请你指出他们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20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简明扼要,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2年河北省公考《申论》真题

答案从两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分别阐述了K学者和W教授的观点,语言简洁,要点清晰。第二部分对二人观点提出自己看法,给出具体理由,符合命题人意图,作答结构严谨明了,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分析到位,符合题干的要求。要点简洁、不啰嗦,彰显了考生的文字处理能力。
试题解析
1.根据给定资料7,明确给出作答的材料范围,也就意味着答案全部来源于材料7,着重分析加工这则材料即可。
2.作答的主题为K学者和W教授,当题干中出现具体的人名和字母的时候,只需要快速找到材料位置,概括人的观点,观点一般通过他们所说的话或者文章结构展现出来。
3.作答的问题个数有三个,第一,需要分别指出K学者和W教授的观点,第二,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三,说明理由。此题需要注意,“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是考生个人的观点,而是材料中命题人的观点,需要考生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4.注意要求:“观点明确”,即观点要使用确定性的表达方式,不可含糊其辞;“理由充分”,即证明观点的事实充足,具有针对性;“简明扼要”,要求使用短词短句作答,保证要点简洁明了;最后注意字数要求300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6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