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很多二线城市的人才引进工作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二线城市尚在努力,三四线城

考试题库2022-08-02  20

问题 最近几年,很多二线城市的人才引进工作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二线城市尚在努力,三四线城市自然也不甘落后:给钱、给房、给户口。然而,纵观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大多也只是出台买房打折、租房补贴、落户降标、项目资助、一次性奖励等引才政策。这固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作为本身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就不那么突出的三四线城市,给出和二线城市差不多的“彩礼”,能真正地“引凤求凰”吗?“在人才工作中,一些地方的同质化倾向依旧明显。”一位从事人才引进工作多年的部门负责人说道,“现在,很多中小城市都要高学历、高效能、高层次、高大上、高精尖的人才;而给人才的往往就是‘老三样’——钱、房和户口。”“很多地方把人才引进工作想得过于简单了。”一位评论家说道,“人才工作不是把人引进来就可以的,它其实更依赖人才生态的建设——如何利用、再培养、激励,如何留得住才是重中之重。然而,这往往是被很多中小城市忽视的。花了大力气,引不到人才;人才来了呆不久。消耗了那么多的财力物力,也还是为他人做嫁衣。”问题还不止于此。现在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已经给当地的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和负担了,但却收效甚微。很多地方都重视引进外地人才。可外地人才引不来,厚彼薄此、重外轻里的人才政策更让本地人颇有意见,可以用“赔本也没赚到吆喝”来形容。“计算机、生物科技、航空航天这些尖端领域的顶尖人才本来就非常稀缺,即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都是‘肉少狼多’。在这样的环境中,实力薄弱许多的三四线城市往往是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最后却还是被‘剩下’。而且,就算引进了,往往也用不好,甚至用不上。”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说道,“引进人才要靠优势,但中小城市能靠的优势往往不是物质吸引力,而是自己的特色。”另一位评论家也给了一个观点,“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我们的城市定位不应该也不可能是趋同的,要是采用同样的人才路线,是会‘撞车’的;毕竟错落有致,才既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又符合建筑美学嘛。我国各个城市间的地理、经济等方面差距依旧巨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对人才的需求结构都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找准自己的位置,才可能做好人才工作。因为你是你,你不是别的城市。你在全省,甚至是全国有你的角色定位,有你自己独特的优势。所以必须各就其位、各求所需。”位于东部的B市,就曾犯过一种“经典”的错误。在五年时间里,B市花费数亿资金引进了大量外市的高职称人才。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招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各个地方都是这样,厚彼薄此成了通病!”B市土生土长的科研人员小姚说道,“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职称,就因为我一直在本地,来路不同,待遇差距就这么大?果然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让我们这些兢兢业业的本地人有些寒心。”而与此同时,小姚也接到了外地的一个职位邀请,待遇颇为优厚,他说自己正在考虑中。其实引进人才不能够片面地理解为“买进人才”。发掘培养本土人才也同样重要。根据材料1,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8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云南卷)

本题是词句解释题,作答的步骤应该为:一、释义,解释其含义;二、找出相关要素;三、总结或者对策。但是本题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说明的是怎么做,只需要指出对策即可,分开论述“对位”“错位”,层次分明,富有条理性。
【试题解析】
1.根据材料3,说明答案的来源主要集中在材料3;
2.回答的主题是: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需要先找出划线句子的位置,出现在材料的第五段,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说明的是怎么做,所以,对位和错位都属于做法,回归材料找出具体做法即可;
4.注意要求。全面,意味着答案要点必须齐全。准确,意味着从原文摘取关键词,用语、用词恰当。简明,意味着尽量使用短词短句作答,保证得分要点。注意字数要求不超过200字即可。
5.词句解释题需要结合材料,本题难点在于,分清“错位”和“对位”,人才引进要错位,即要改正以往错误的做法,对位即对症下药。从两个方面指出什么是错位,什么是对位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