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出炉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

admin2022-08-02  23

问题 2014年4月21日出炉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法国,日本和以色列;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哪有时间读书啊?”提起读书,北京一位在某国企工作的刘女士如梦方醒,“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每天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忙孩子,有点时间基本就是用手机刷刷微博,聊聊微信,看看新闻,玩玩游戏。”“没有时间”似乎是很多人不读书的原因。但对很多人来说,一天上网的时间远不止50分钟。“每天有四五个小时泡在网上,也不知道在网上干嘛了,四处看看,时间就过去了。”在北京一家机关工作的张兰说。对于在某民企工作的王小姐来说,没有时间是一个原因,“主要是没心情”,“阅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享受,可是想想没完没了的工作,哪有一点点读书的闲情逸致?”“没有时间只是个借口吧,主要是没有兴趣,每天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了,有空也只想上上网娱乐一下。”白领贾丽的说法也许更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浮躁的社会,生活的压力,让读书已经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领域。“谁说我不读书?我在网上读。”在校大学生董飞很不满地说,“都网络时代了,还看纸质书还不环保呢!”2014年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比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超九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就不再购买其纸质版。说起网络阅读,爱读书的左燕很是不以为然。“很不严肃,没有读书的感觉,还被各种跳出来的广告等东西干扰。”她觉得,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不能算读书。“捧着书一页一页地翻,闻着墨香,看着铅字跳动,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调查数据显示,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早在2006年,11个中央部门就联合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然而,2014年的调查显示,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少。如何让“全民阅读”不仅仅是一个愿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认为,改变当前国民阅读的现状,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加强宣传,增加国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另一方面图书出版等相关行业也应与时俱进,多出版一些好书。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于2013年列入国家立法计划。有专家认为,法律的介入和引导,有 利于保障民众的阅读,意义重大。也有专家表示,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发文件推进阅读,但关键还是在个人,“这需要个人增加定力,从阅读中寻找更多乐趣”。他认为,作为一种时代的趋势,网络阅读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尽管这种阅读方式对知识的限制程度会有影响。国家应该适应这种趋势,在软硬件方面下功夫,让“全民阅读”有实质意义保障。张晶下午在公司看书时,突然觉得字号太小了,下意识地拿双指在书上一拉。做完后突然觉得自己这个举动非常可笑,但在笑完后她发现了以往未曾发现的一些现实——现在的她有足够多的钱,可以买足够多的书,事实上她也买了,但她为什么就不愿意看书呢?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告诉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看书,不就退步了吗?事实上这是一个悖论,张晶只是不愿意看纸质书而已,“我花大把的时间在手机上追小说大部分是小说,偶尔有时间也看看云中书城出的正经书,当然,仅限看免费的。”以手机、平板为代表的数字阅读正在改变张晶的阅读习惯,因为她花在上面的时间已经N多倍于纸质书。所以偶尔看纸质书,才会下意识地去用双指缩放字号。这无疑是数字阅读时代到来的先声。手机阅读、网上阅读等电子书冲击纸质书的阅读经验早非个案。对于多数有着良好教育、体面工作、不错的收人以及彬彬有礼的人际态度的白领精英群体,他们是在电子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即使有看书的习惯,也几乎以电子书为主,书籍对于他们已是一个需要重新被定义的概念。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式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著名作家铁凝说:“‘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日前,继上海书香节后,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也完美谢幕。记者采访发现,人们对阅读的热情其实有增无减,只是由于阅读形式的多元化,不少读者更热衷于手机阅读和网上阅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进入数字阅读时代后,由于载体变为电脑、手机和阅读器、平板等产品,阅读资源的多媒体性也变得更强,手机听书的功能也正成为最特殊、最新潮的阅读方式。“这年头,阅读是个很奢侈的爱好,2~3万元/平方米的房价,书架的占地成本绝对高过你书架上放着的书!”“你不可能随时背着砖头一样的《百科全书》,却可以到网上下载整整一套,轻松速成‘百科达人’。”“我理解纸质图书的好处,但说实话,都买电子书的话以后搬家就比较轻松了,它有太多比纸质书好的地方。而纸质书,以后或许就成为收藏品。收藏品,势必就不是必需品。”不可否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的增长,纸质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但这并不能成为远离书香的理由。某著名作家就曾表示,电子书和纸质书已缺一不可地穿插在她的的生活中,人们需要在这种多元化的阅读中完成一种心灵的成长,这个社会需要诸如深圳读书月、“书香上海”读书周等引导。在南国书香节后,“让阅读成为时尚”的口号落地仍有漫长的路要走,这不仅考量着政府智慧,同时也亟需国民的跟进和行动。手机阅读是指利用手机、专用手持阅读终端等为阅读内容承载终端的一种阅读行为。用户一般通过手机阅读新闻、小说、杂志、动漫、资讯、博客、社区信息等内容。按照用户阅读行为分类,则主要分为客户端软件阅读、手机浏览、在线阅读、短信和彩信阅读、微信和易信阅读等。手机作为移动阅读媒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便携性、随身性和智前的生:。因为智能手机的体积和质量较小,不仅可以放包里,还可以放在衣服的口袋里,使得手机的移动性相比其他媒介更强,曾经的mp3、mp4、电子手表等均被智能手机所替代。二是时效性和互动性。手机媒体凭借其灵活、快速的信息传播优势,突破了时间、空间、设备限制,实现了数据实时传播,受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传播者也不再局限于大众传媒,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条新闻的发布者。三是精准定位。由于手机号码的实名制,使得一部手机终端能代表一个受众,通过特定的技术定位用户终端、行为、时空,甚至可以了解到用户的行踪与爱好,使得阅读内容的生产和投放都更加精确。四是高覆盖。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用户数累计超过9亿,其中手机网民数超过3亿,已成为互联网数据应用的大国之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手机阅读用户具有以下特点:年龄偏低,大多集中在16-30岁之间,资讯类阅读内容集中在综合新闻和数码通讯类方面,阅读的途径主要以手机门户网站或者客户端软件在线阅读为主;付费阅读,特别是网络付费的阅读意愿仍呈现较高的水平状态。  近年来,专门针对手机平台的阅读内容和为阅读者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可以说,手机阅读市场已经成为移动手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新动力。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纸质阅读通常是线性的、连续的,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深人研读,品味文字细节,交流观念思想,同时也需要阅读者付出思考上的努力。而网络化阅读侧重于令人愉悦的体验,它具有快餐式、浏览式、跳跃性、碎片化等特征。一个学者指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阅读平台、电子书、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大众阅读方式,引起了阅读习惯的根本性变化,大众阅读在网络环境下日益体现出一些浅显化的特征,浅阅读的出现实际上是阅读载体在发生变化的一种标志。”便捷的数字阅读攻势凌厉地抢占着传统阅读市场。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由于浅阅读的侵蚀,人们的阅读传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人甚至预言“书将死亡”。世界各国都在反思,为何当今社会深度阅读越来越少,而浅阅读日益普遍。如果长期不加思考地浅阅读,那么读者的见解和思考力,势必会走向浅薄,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只能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指出:“新媒体并非是导致‘浅阅读’的唯一原因,虽然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但传统纸质图书阅读和新媒体阅读并不矛盾,不同媒介载体各具优势,可以互为补充。阅读最重要的不是通过什么载体来读,而是读什么、怎么读。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致力于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积极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倡导深人阅读、经典阅读,为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使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提升民族竞争力。”大文学家卢梭曾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考,这样的读书能获益不少。”对于个人,深阅读可以培养大视野,促进大发展;对于民族,深阅读承载着民族的灵魂,深阅读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根据给定资料,分析概括当前国民阅读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20分)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楚。篇幅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5年新疆公考《申论》真题

本题是典型的归纳概括题,作答对象是全民阅读的特点及原因。特点解读出来就是特征,与之前不同的地方,那么考生需要聚焦阅读前后发生的变化。至于原因,推动这种变化发生的因素就是原因,这种原因也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列出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2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