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T县长期存在着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习俗,各种“随礼”已经成为很多百姓家庭沉重的

最全题库2022-08-02  23

问题 某省T县长期存在着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习俗,各种“随礼”已经成为很多百姓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鉴于此,县政府在反“四风”整治行动中出台了一个关于办酒席的规定:只有婚、丧、寿三类酒席可办;只有70周岁及以上老人可办寿酒;升学、满月等一律不办;办酒席须提前申请。此举立刻引发社会热议,下面是一些网友的网上留言。网友1:我表示坚决支持。不明所以的人,只有到当地去看看,才会了解真实的情况。我们那一带,农村普通家庭孩子考上个普通的初中,都要摆“学酒”,村民都要“随礼”。一年算下来,开销不少。网友2:用行政命令来移风易俗,说明要么当地风俗已经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要么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一刀切。这样的政策不是庸政就是懒政。网友3:人家办酒席说是家族聚会,怎么管?这个规定合法吗?公民没有办酒席的权利?约束公职人员公款酒席是对的,老百姓为什么跟着被整顿?没理由啊!网友4:说明当地的请客送礼风气已经逼得好多人没法过日子了!党委政府可以规定共产党员和公职人员办酒席的种类,同时严格限制礼金数量,违者从重处理并进行曝光。这样也许可以引导社会风气好转。网友5:这规定太过了,老百姓爱什么时候办寿宴、办多大规模,只要不影响公共利益,自己说了算!网友6:纯化民风需要做的不是这些,而是清朗的环境、公平的感受、真挚的和睦、真实的情愫,总之是要一个真实而不是虚假的世界。    网友7:地方官员反应过度,法律意识淡薄。网友8:有些地方弄了很多办酒席的事,完全是乱来的,就是因为办酒席方想利用这个时节聚敛钱财,搞得整个社会、家族、周围的人都乱套了。在人情社会中,不送也不可能。如果严重,国家必须进行行政管制。有些地方就是瞎搞!你有个不特别重要的事,告诉你自己家人就行了,弄得像个大事一样宣传,恶俗行为!网友9:有些地方必须管,一些好的习俗要保留,但消极影响大、影响周围百姓的事,一定要管。国家要管干部,也要刹住百姓中的不良摆酒行为。网友10:办寿宴是人民群众的自由,一刀切的规定看似平等,看似可以减少腐败滋生,却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这里面是不是有个公权侵犯私权的问题啊?网友11:官员绝对要管住,民间也需要移风易俗。办宴不是问题,随礼之风太过恶劣。官风好了,民风才能好起来。网友12:你们这些唱反调的人都是只懂点法律和政策的人,你不是普通老百姓,你无法体会他们生存的艰难,你们说得看似很有道理,又讲法又讲理的,但没有结合实际就啥都不是。在有些地区,这样的政策必须出台,而且早就已经等不及了。地方政府了解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出台这样好的政策,好样的。网友13:这说明这些官员工作太轻松了,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插手。移风易俗应当靠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工作,不应当靠强迫命令。这些当官的不愿做艰苦的思想工作,想用一纸命令来改变社会风气,不但让人感到你为官霸道,而且说明你是个懒官、庸官。网友14:应该说这个规定是有积极意义的,是一个因地制宜、移风易俗的规定。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弄出五花八门的点子,目的就是敛财,当地百姓不胜其扰。T县地方政府的干预是合适的,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应该支持。网友15:矫枉必须过正!坚决支持!扭转社会不良风气需要政府牵头!单纯依靠民间的潜移默化纠正则力度不够,而且需要的时间太长。网友16:要我说,矫枉不能过正!群众想啥时候办就啥时候办,否则是不是管得太宽了?人家花自己的钱,碍着你什么事儿?官员就不同了,因为有个示范效应问题。网友17:有的地方有的人把办酒席当成聚财的一种手段,有的人被迫效仿,逐渐形成歪风,让百姓苦不堪言,现在应该趁反“四风”的时机,刹住这股办酒席聚财的歪风。网友18:正常的风俗习惯地方政府不可能出台规定加以限制。婚丧嫁娶时,亲友坐下吃顿饭也不能在此范围。网友19:规定全体公民办酒席时严禁收礼金不就好了?设立个举报制度,礼金的20%作为举报奖金,就当交个税吧,大家说可行不?根据“给定资料1”,回答下列问题。1.T县政府出台的规定引发了社会热议。请你分析引发热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2.对于T县政府出台的规定,网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请你对网友们的意见进行梳理,概括题目赞成和反对的主要理由。(10分)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6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地市级)

1、【解析说明】

第一步,审题。“T县政府出台的规定引发了社会热议”,所谓“热议”即存在争议,或各方观点不一,看材料时要注意找矛盾点;“请你分析引发热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即“找原因”。

第二步,寻找要点。回归给定资料3,一方面找矛盾,一方面找原因。存在什么矛盾,为何会产生。梳理材料发现,要点有:T县长期存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习俗,时态发展愈益严重,社会、民众关注度高,有纠正的必要;政府在反“四风”整治活动中,一刀切的做法是否符合实际,民众看法不一,具有争议;现代网络问政便捷,民众参政议政意识增强;民众法律意识提高,行政命令合法性存疑。

第三步,概括要点,注意答案条理性,顺序罗列,完整书写即可,注意总分结构。



2、【解析说明】

第一步,审题。题目要求“对网友们的意见进行梳理,概括他们赞成和反对的主要理由”,也就是说对于“T县政府出台的规定”民众有两方面观点需要梳理。可见,条理非常清晰,两个方面,支持和反对的理由。

第二步,寻找要点。回归材料3,发现赞成和反对的理由比较零散,需要整理。支持的有:该规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减轻区域民众、农民经济负担,站在百姓立场解决百姓困扰。大操大办是社会不良风气,政府政策的正向导向作用遏制恶俗行为、不良社会风气、摆酒行为,引导社会风气好转,也是扭转官风、民风需要。政策引导扭转不良社会风气,单纯民间潜移默化力度不够,所需时间长,需要政府牵头。可以概括为,三个需要,即百姓需要、风气需要、现实需要。

反对的有:不合法不合理,存在公权侵犯私权的问题,牺牲百姓自由,是官员法律意识淡薄和庸政懒政的表现。犯了一刀切的错误,党员干部应受限制因其有示范效应限制,但不应限制百姓正常的风俗习惯。禁止大操大办不能靠行政命令,应当靠宣传教育工作、思想工作,需改变方式,如禁收礼金、设立举报制度和举报奖金等。可以概括为,民本意识缺乏、矫枉过正、方式不当。

第三步,整理答案,注意分段,规范书写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1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