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当经理更合适? 某电子电器工业公司是一个由十几家小厂组成的专业公司,公司行政

资格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谁当经理更合适?某电子电器工业公司是一个由十几家小厂组成的专业公司,公司行政领导班子由一正三副四个成员组成。总经理由于年事已高即将退休,需要物色一个合适的新总经理。该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考察,认为现任三位副总经理不宜晋升,新的总经理需从下面挑选。各方面的意见最后集中到从李厂长和王厂长中选一个。下面是有关他们的资料。李厂长,男,39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电子专业),中共党员,原是该厂技术员,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文革”中父母受到严重迫害,他也受到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一反过去的消沉,工作积极努力,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善于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为本厂的产品开发、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质量、建立科学的检测手段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技术科长晋升为厂长后,对厂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科学管理,使工厂的面貌大为改观,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年创利和人均创利都居本系统的首位,员工收入也大幅度增加。全厂精神振奋,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李厂长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善言谈,好交际,活动能力很强,积极开展横向联系,在全国10多个省市开设了200多个经销点,30多个加工企业,效益都很显著。他认为,要发展就要靠技术,因此千方百计、不惜重金引进人才,至今该厂已有10多位外来的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他还很重视产品的广告,每年要花几十万广告费,电台、电视台、路边广告牌、电车、汽车以及铁路沿线都有该厂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他担任了市企管协会分会的理事,在协会中活动频繁,各方面关系融洽,对厂里工作也有促进。李厂长事业心强,一心扑在工作上,早出晚归,南来北往,一年到头风尘仆仆,不辞辛苦。该厂曾被评为市企业管理先进单位,李厂长获市优秀厂长称号,该厂的产品也被评为市优质产品。但李厂长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常常盛气凌人,有时性情急躁,弄不好还会暴跳如雷,不太把公司的领导放在眼里,经常顶撞他们,公司的“指令”常常被他顶回去,公司领导对他这一点颇为不满。各科室也不大愿意和他打交道,他同公司下属的其他几个兄弟厂关系也不融洽。这些厂的厂长对他敬而远之,对上级表彰他颇有微词。他也不善于做思想工作,认为这是党支部的事。所以平时遇到思想问题,他都是作为“信息”告诉书记,要支部去做工作,他和几个副厂长关系处理得也不太好,领导几次协调也无济于事。王厂长,男,37岁,文化程度大专(企业管理专业),中共党员,有技术员职称,家庭出身小业主,在“文革”期间,他不参与任何帮派活动,而是偷偷学文化、钻业务,组建该厂时就担任了厂长,至今已近10年。他经历了该厂由衰到盛、几起几落的整个过程。对电子行业的特点非常熟悉,自己又有动手设计的能力。他最大的特点是精于企业管理,在学校学了计算机原理后,率先把计算机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他对全厂的机构设置、行政人员的配备、岗位责任以及各副厂长、科长、车间主任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都有明确的规定,每年考核两次,奖惩分明。因此,平时大家各司其职,他却显得很悠闲自在,常常上这个科室转转,到那个车间看看,以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公司及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他从不缺席,而有的厂长常常忙得脱不开身。他似乎比别的厂长“超脱”,厂长们都很羡慕他。王厂长性格内向,沉稳,不喜欢大大咧咧地发议论,对什么事情总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人们说他“内秀”。他对自己厂今后5年的发展,有一个远景规划,听起来切实可行,也颇鼓舞人心。对一些出风头的社会活动,他不太喜欢参加,但对各种开阔思路的业务技术讲座却很感兴趣。他很善于做员工的思想工作,他认为企业员工的思想问题都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都和生产有关。一厂之长,要抓好生产怎么能不做思想工作呢。因此,对一些老大难问题,他从不推诿,都是亲自处理。他还要求各级行政干部做人的思想工作,并把它作为考核的内容。他和党支部、工会的关系都很好,积极支持它们的工作。他待人谦和,彬彬有礼,和本公司上下左右关系都不错,公司有什么事,只要打一声招呼,他就帮助解决了。因此,他的人缘挺好,厂里进行民意测验,几乎异口同声称赞他。和李厂长不同,他不喜欢花高价引进工程技术人员,他认为这些人中不乏见利忘义之徒,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自己,宁愿多花些钱来培养自己厂里的技术人员,几年来,厂里也确实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有些人还很拔尖。他也不喜欢高价做广告。他说我们的产品质量自己有数。我不能干这边排队卖,那边排队修的事。他把做广告的钱用来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提高质量服务。他说等质量到经得起“吹”的时候再做广告。但实际上他们厂的产品质量还是不错的。开箱抽查,合格率达98%。该厂是市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工会是区先进职工之家,团支部是区先进团支部,他本人则荣获市优秀厂长和局优秀党员称号。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王厂长缺乏开拓精神,求稳怕变,按部就班,工作没有多大起色。按照厂里的基础和实力,应该发展得更快些。可他们的效益都比不上李厂长他们厂。和李厂长比,他就显得保守、过于谨慎、处事比较圖通、不得罪人。王厂长听了这些议论,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李厂长和王厂长谁当总经理更合适?分析:1.依据有关个性理论,对两位厂长的能力、气质、性格进行分析、比较。2.通过对他们个性的分析比较,你认为谁当总经理更为合适,怎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下面是对两位厂长的能力、气质、性格的分析、比较:
(1)李厂长
①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或者说应用能力强);活动能力强;踏实肯干;开拓创新能力强。积极开展横向联系,拥有200多个经销点,30多个加工企业;吸引人才,目前已吸引10多位高级工程师;重视产品的广告,每年要花几十万广告费;担任市企管协会分会的理事,各方面关系融洽;厂被评为企管先进单位;本人获市优秀厂长称号;该厂产品被评为优质产品。
②气质:
能力较强,但过于自负;适合开拓与创新;尤其是攻坚业务,可以人尽其才;适合创业。
判断:气质属于燥郁质。
③性格:
优点:开朗;善言谈,好交际。
缺点: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盛气凌人,有时性情急躁(暴跳如雷);人际关系紧张;顶撞上级领导;各科室不大愿意同他打交道;兄弟厂关系也不融洽;不善于做思想工作,和副手关系不融洽。
(2)王厂长
①能力:
熟悉行业特点,实践能力强;精通于企业管理;善于做思想工作;协调组织能力强;产品质量好,合格率达98%;市企管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工会是先进职工之家、团支部是区先进团支部、本人是市优秀厂长、局优秀党员。
②气质:
待人谦和,彬彬有礼;处事圆通,不得罪人;组织协调能力强,但过于保守谨慎;适合守业;内向沉稳,不喜欢出风头;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
判断:气质属于粘液质。
③性格:
优点:沉稳;务实;人际关系好;同党支部、工会、公司上下左右关系融洽;很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愿花钱培养人才。
缺点:保守;过于谨慎;缺乏开拓精神,求稳怕变,按部就班。
判断:性格属于消极怯弱型。

2.(1)通过对他们个性的分析比较,王厂长当总经理更合适。
理由:
①企业属于电子电器工业,它是需要创新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属于高技术行业,需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并懂技术的人当领导。
②该电子工业公司是一个有几十家小厂组成的专业公司,行政领导班子是有一正三副成员组成,可以看出该公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与规模,而且下属子公司较多,需要一个精通企业管理之道,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领导者开拓发展。
(2)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的措施:
按照管理学原理,管理者最基本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从对王厂长的表述来看,他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好的管理的潜质。
计划——他对自己厂今后五年的发展有一个远景规划,听起来切实可行,也破鼓舞人心;组织——率先把计算机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平时大家各司其职;领导——该厂是市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控制——善于做职工的思想工作,人缘好,得到员工的一致称赞。
然而,李厂长骄傲自满,性情暴躁的个性以及人际关系差的状态决定了他不适合总经理这个职位,但是并不能就此对李厂长全部否定。
李厂长是一个热情,坦率,善言谈,好交际的人,其活动能力很强;其看重技术与重视广告投入的想法符合现在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他具备了独到的前瞻性;而且他事业心强,责任心强这些都是他的优点。从扬长避短的原则出发,可以提拔李厂长做副总或者项目总监,发挥其开拓与创新的优点,主抓产品以及营销。总经理与他也要多多交流,打开其心扉,帮助他逐步改善其较差的人际关系现状。可以这样说,该公司能否确定跨越性的发展,很大部分依赖于李厂长能力的发挥。
王厂长做总经理,做好企业管理工作,掌控大局;李厂长做副总,做好技术革新以及产品营销;一内一外,一动一静,相互配合,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公司才能不负前任总经理的殷切期望,富有活力的发展下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25890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