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在接受采访时,这个战胜了疟疾的

admin2022-08-02  28

问题 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在接受采访时,这个战胜了疟疾的老人说自己已经“老化了”,对能否得奖已经“无所谓”,也不在意是不是“三无教授”(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老人说:“我是搞医药卫生的,就为了人类健康服务,最后药做出来了,就是一个挺欣慰的事。”或许正是她看淡了一切,才没有去争取过多的身份属性和名利标签,也才使得她超然物外,潜心研究青蒿素,并最终取得了惠及世人的成果。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3.3%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的年轻人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这固然有生活节奏太快、社会压力大的原因,但也与一些人的“成功焦虑”不无关系。这些患上“成功焦虑症”的人认为,买车买房要趁早、著书立说要趁早、建功立业要趁早......似乎到了30岁还不成功,一辈子就没希望了。在他们眼中,成功被狭隘地、偏执地披上了功利的外衣,成为金钱、名望和地位的代名词。四、写作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60分)       请参考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围绕“成功焦虑”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2.总字数800—10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论点选取1】
       1.此题题干给出的是论题,不能直接拿来当作中心论点,需结合材料选取一定的立意角度,从中得出中心论点。
       2.材料1中屠呦呦没有成功焦虑,只在意自己从事的工作对社会、对人类是否有贡献,一心一意醉心于科研工作,拯救了全世界大量疟疾患者,最终获得了成功;材料2中当下年轻人因生活成本过高、工作节奏过快等导致急于成功的心理比较普遍,结果患上“成功焦虑症”,饱受其困扰。从材料中两个例子的对比,可知我们应该远离成功焦虑,此即作文的中心论点。
       3.分论点的结构可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一方面,从考场作文的难易程度来看,建议选择并列式;另一方面,材料从正反两面突出了“成功焦虑症”所导致的影响,所以可以考虑选择并列式中的“怎么办”这一结构,即如何远离成功焦虑,步入真正的成功。
       【参考范文1】
       远离成功焦虑  拥抱美好明天
       屠呦呦教授不在意自己是不是“三无教授”,也不在意能否得奖,只在意自己从事的工作对社会是否有贡献,历经几十年研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当今部分年轻人急于成功,饱受“成功焦虑症”的困扰。因此,我们需要远离成功焦虑,拥抱美好的明天。
       只有正确认识成功,才能远离成功焦虑。真正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买车买房、著书立说、建功立业等,更重要的是自我的心理感受,对自己工作的认同感。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在1959年至1988年这30年间为核潜艇的研制一直隐姓埋名、默默付出,甚至关于核潜艇研制成功的报告都不能直言“黄旭华”,而只能提及“黄总设计师”。没有任何鲜花和掌声,但是黄老并没有怨言,因为他深知核潜艇是极度机密的工作,不能泄露任何信息。如果黄老将成功狭隘的理解为买车买房、著书立说、建功立业,那么他还能做到30年不回家,面对父母的追问、兄弟姐妹的不满,依然默不作声,一心只为祖国的核潜艇事业而默默的付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所理解的成功不是物质化的,而是和屠呦呦教授一样,执着于对自己工作的认同感。
       只有不断积累沉淀,才能远离成功焦虑。患上“成功焦虑症”的人认为似乎到了30岁还不成功,一辈子就没希望了。然而李时珍历经27年时间才著成《本草纲目》;徐霞客游历祖国河山30余年,方写就《徐霞客游记》;马克思呕心沥血40余年才有了《资本论》的壮举。他们的著作并不是30岁之前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一滴积累沉淀,最终永载于史册。反观现在被“成功焦虑症”困扰的所谓高产写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少则几周,多则几月就能写成一本书,虽然他们著作很多,但是又有多少能流传下来,多数成为看完即扔的快餐文化。我们不能拘泥于多少岁之前就要成功,而是应该学会不断积累沉淀,充实自己。只有做到这些,才会叩开成功的大门。
       总之,只有坐下来静心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不断沉淀充实自己,不要一味地追求物质化的成功,才能真正地远离成功焦虑,拥抱美好的明天,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字数:842字
       【文章分析1】
       此篇文章论点明确,“远离成功焦虑,拥抱美好明天”为总论点,分论点为“只有正确认识成功,才能远离成功焦虑”、“只有不断积累沉淀,才能远离成功焦虑”,这两个分论点很好地论证了总论点。
       在文章开头,直接举出材料中屠呦呦的案例和当下年轻人急于成功的案例,通过正反对比,引出中心论点,干脆利落,较好地结合了材料。
       从论证方面来看,文章较好地使用了举例论证,例子充分,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对于需要“联结合实际”的文章来讲,“结合实际”最好的方式就是举例子,“事实胜于雄辩”。
       此篇文章的优点在于并没有单纯地直接上对策,而是通过分论点阐述,其一要正确认识成功,这是远离成功焦虑的前提,如果将成功仅仅理解为物质化的成功,那么仍然很难远离成功焦虑;其二就是要不断积累沉淀,如果没有实力的增强,既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只有做到这两点才可能达到远离成功焦虑的目的。
       【论点选取2】
       1.此题题干类型是特指,且给出的是论题,不能直接拿来当作中心论点,需结合材料选取一定的立意角度,最终得出中心论点。
       2.材料二中“在他们眼中,成功被偏执狭隘地、偏执地披上了功利的外衣,成为金钱、名望和地位的代名词”可见成功焦虑者所追求的成果并不是真的成功,而是物质化的成功,所以可以得知,我们应该抛弃感性认识,树立理性思想,此即作文的中心论点。
       3.分论点的结构可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我们的中心论点为应该抛弃感性认识,树立理性思想,故分论点可设置为“狭隘的成功不是真的成功”“物化的成功不是真的成功”“真成功是理性平和的态度”,所以可以考虑选择并列式中的“是什么”这一结构,即全面的揭示了真正的成功是什么。
       【参考范文2】
       正确认识成功  走出成功焦虑
       或许是追赶成功的脚步太匆匆,时下,不少人感到很烦、很忙也很累。这其中固然有生活节奏太快、社会压力太大的原因,但与一些人的“成功焦虑”不无关系。如何走出成功焦虑,遇见成功自我?这需要抛弃感性认识,树立理性思想。
       真正的成功不是狭隘化的成功,而是多元化的标准。追求成功没什么不对,为成功而忙碌没什么不好。然而,当今社会,成功评价标准太过单一,就是成功要早,人人都做CEO,人人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于是商人不踏踏实实做生意,树品牌,而是整天盘算着如何巧取豪夺,日进斗金;学者不是想着板凳一坐10年冷,而是梦想一夜之间盛名天下,不惜趋炎附势,剽窃抄袭。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失去了平和、中正之心,穿上那双据说能带来奇迹的“红舞鞋”,不停地跳,一旦奇迹没有出现,心理便开始严重失衡。
       真正的成功不是物质化的成功,而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成功绝不是物化了的名利,把金钱、名望和地位等同于成功的全部,这样的成功失去的不仅是幸福,还有自我。有的人虽食无山珍、居无豪宅,却桃李满天下,谈笑有鸿儒,难道这不是成功?有的人虽默默无闻,却执着于事业,潜心于研究,遨游于思想的海洋,这难道不是成功?在一定意义上说,成功体现为一种价值的存在。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为城市“美容”,因工作业绩突出受到嘉奖,同样也是一种成功。
       真正的成功不是虚荣化的成功,而是理性平和的态度。追求成功是一种趋于理性平和而不虚浮躁动的心态。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纷繁中保持本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懂得知足,才能快乐;懂得取舍,方可轻松;懂得珍惜,得以幸福。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缺,但就是不能缺少参透得失的明心。心态上取胜,才有可能事业上取胜。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正是有了看淡一切、理性平和的心态,对能否得奖已经“无所谓”,也不在意是不是“三无教授”,一心为了人类健康服务,潜心研究青蒿素,最终取得了惠及世人的成果。
       活在“成功焦虑”里,就很容易把自己“弄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河流,只要向着大海进发,又何须时时计较悠长还是短促,弯曲还是笔直?只要内心中始终有一束明媚的阳光,就不怕“自己”会丢失,也一定可以打破一切世俗,遇见理想中的世界。
       字数:923字
       【文章分析2】
       此篇文章论点明确,我们需要抛弃感性认识,树立理性思想为总论点,分论点为“真正的成功不是狭隘化的成功,而是多元化的标准”、“真正的成功不是物质化的成功,而是一种价值的体现”、“真正的成功不是虚荣化的成功,而是理性平和的态度”,这三个分论点很好地论证了“抛弃感性认识,树立理性思想”。
       在文章开头,直接举出材料中不少人追赶成功的脚步太匆匆,不少人感到很烦、很忙也很累,这其中固然有生活节奏太快、社会压力太大的原因,但与一些人的“成功焦虑”关系不小的案例,引出中心论点,干脆利落,较好地结合了材料。
       从论证方面来看,文章较好地使用了举例论证,例子充分,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对于需要“联系实际”的文章来讲,“联系实际”最好的方式就是举例子,“事实胜于雄辩”。
       文章有5个自然段,第2、3、4自然段的分论点都是讲什么是真的成功,只有真正的认识成功,才可能逃离成功焦虑。文章的重点,可以视作为是在分析“是什么”或真正的成功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23930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