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2日,日本某媒体发表题为《“中国资金”春节期间席卷日本列岛》的文

题库2022-08-02  15

问题 2015年2月22日,日本某媒体发表题为《“中国资金”春节期间席卷日本列岛》的文章,其中提到在春节期间,有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了60亿元人民币。日本各大商场的电饭煲、电吹风、刀具等生活用品被中国游客抢购一空,尤其是马桶盖,几乎处于断货状态。       2015年春节前夕,王先生跟随一个旅行团到日本旅游,他此行肩负着许多亲朋好友的代购任务。在大阪的电器商场,王先生惊奇地发现,—款S品牌的马桶盖外包装上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产地是杭州下沙,为此他还拍下了照片。这让王先生很费解,“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还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那不是等于当了回搬运工。”       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王先生通过媒体找到了位于杭州下沙的生产企业。公司某管理人员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中的马桶盖,并表示—些在日本售卖的热销智能马桶盖,都是在中国制造并出口的。这些产品不仅销往日本,还销往新加坡、香港等地。现在,全球所有的S品牌智能马桶盖都是下沙制造的,但事实是,很多人都知道S品牌的智能马桶盖,却很少有人知道下沙是它的产地。四、写作题: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60分)       参考上述材料,联系实际,以“品牌就是竞争力”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字数800—10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范文1】
       品牌就是竞争力
       2015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飘洋过海前往日本哄抢马桶盖,回国后马桶盖却被证实是杭州生产,属于中国制造,这不仅让人哭笑不得,也引人深思。长期以来,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并不缺乏质量,真正缺乏的是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品牌就是一种竞争力,它是购买力的体现,能够拉动内需,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品牌蕴含着价值观念,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能够产生深刻影响力。
       之所以说品牌就是竞争力,直观来看,是因为品牌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购买力,品牌能够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一个好的品牌,人们只闻其名,就愿意进行消费,这就是品牌的竞争力。以苹果这个品牌为例,消费者愿意花费比普通智能手机更多的价钱购买苹果手机,所看重的就是苹果这个品牌,因为这个品牌代表着简约、美观、智能、品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世界经济强国,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品牌,几乎占据了世界500强企业的半壁江山,这表明品牌与经济实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著名品牌越多,经济实力就越强。
       品牌具有较强的传播性,能够将品牌所蕴含的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品牌竞争力的体现。品牌承载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甚至承载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这些内容却是无形的。同时,品牌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品牌一旦树立起来,便会得到迅速的传播,甚至产生裂变效应。如韩国“现代”品牌所承载的是韩国追求现代化的决心;美国“谷歌”品牌承载的是美国占领科技制高点、用科技改变生活的价值观;Facebook品牌承载着用网络连接一切的理念。这些品牌都蕴含着某种价值观念,通过品牌传播,价值观也随之输出,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深得民心。只要价值观念得到了认同,改变就会随之而来,这是品牌所具有的最为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有句古语,叫作“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在的情形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这越发凸显出品牌建设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大意义。纵观中国制造,大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过硬、好评度高,但却十分欠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缺乏品牌就会缺乏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重新审视品牌战略,树立品牌理念,加强品牌建设,尤其是要将文化因子与价值观念融入到品牌建设中来,通过科学有效的营销,打造响当当的世界品牌,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字数:969字
       【文章分析1】
       此篇文章论点明确,题目“品牌就是竞争力”为总论点,分论点为“品牌是一种购买力,能够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品牌蕴含着文化与价值观,易传播,能够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力”,这两个分论点很好地论证了“品牌为什么就是一种竞争力”。
       在文章开头,直接举出中国人漂洋过海到日本疯抢马桶盖的案例,干脆利落,较好地结合了材料。从论证方面来看,文章较好地使用了举例论证,例子充分,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对于需要“联系实际”的文章来讲,“联系实际”最好的方式就是举例子,“事实胜于雄辩”。
       【论点选取2】
       以“品牌就是竞争力”为题目写篇议论文,写作方向也可以朝着“怎么办”的方向进行,因为材料里给出的案例是偏消极的,中国人漂洋过海到日本去买智能马桶盖,买回来后却发现是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缺乏品牌。品牌就是竞争力,这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关键是如何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竞争力。
       如果文章朝着“怎么办”的方向进行写作,那么中心论点就是“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竞争力”了。关于如何加强品牌建设,材料中并没有给出特别具体的内容,因此,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知识进行思考。按照常见的主体和维度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分论点1:加强品牌建设,需要企业率先树立品牌理念。分论点2:加强品牌建设,需要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分论点3:加强品牌建设,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范文2】
       品牌就是竞争力
       品牌是一个符号,但这个符号却不简单,它是一种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体现在品牌能够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国家形象、传递价值观念等方面。由此可见,无论是想提高企业竞争力,还是想提高国家竞争力,都应当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建设,既需要企业树立品牌理念,加强品牌人才建设,也需要政府营造品牌氛围。
       提高竞争力需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则需企业树立品牌理念。品牌是表达产品自身信息、企业价值观甚至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有着巨大的无形价值,如苹果、谷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据媒体估算都在千亿美元左右,可以说一个缺乏品牌的企业注定是缺乏竞争力的。而现实中的许多中国企业,并未真正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十分缺乏品牌理念,习惯于通过为外国品牌打工来赚钱微博利润,小富即安,偏安一隅,大量消耗有形资产。2015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漂洋过海到日本购买马桶盖,回来后却发现是杭州下沙生产,属于中国制造,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质量,而是缺乏品牌,具体来讲,是十分缺乏品牌理念。为此,中国企业必须树立品牌理念,充分认识品牌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战略方针,进行品牌规划。
       提高竞争力需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建设需要人才来实现。人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归根结底,品牌建设需要靠人来实现,但在当前,我国十分缺乏品牌建设方面的人才,如果中国企业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招揽品牌人才,那么加强品牌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企业应当广开渠道,招贤纳士,例如可以花重金聘请品牌顾问,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提高竞争力需加强品牌建设,品牌的打造也离不开外在的良好社会环境。“共生效应”告诉我们:一株植物单独生长往往会矮小单调,但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则枝繁叶茂。这个道理对于企业打造品牌同样适用,只有众多企业共同重视品牌,才能营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共生效应。政府作为“天下之公器”,应当积极作为,出台或完善品牌扶持政策,支持国有品牌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品牌生态群,营造品牌氛围,以激发企业建设品牌的积极性。
       中国有句古语,叫作“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在的情形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这越发凸显出品牌建设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大意义。而且品牌建设与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息息相关,在当下中国制造普遍缺乏品牌竞争力的背景下,不得不说,加强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
       字数:963字
       【文章分析2】
       此篇文章的着力点在于论证对策上,材料写作中的对策多属于思路。对于对策的论证,一般可以从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来进行,文章中三个分论点的论证基本都符合这种论证的逻辑。这样论证出来的对策才会有说服力。三个分论点的选取并没有简单地写宣传、管理等,而是从理念、人才、氛围作为切入点,具有实操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23930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