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公务员类
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早期的规范观是“匡正”,认为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
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早期的规范观是“匡正”,认为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
题库
2022-08-02
104
问题
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早期的规范观是“匡正”,认为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凡是与标准不符的就是错误的,是需要消灭的不正确的语言现象。此后,“匡正观”逐渐发展为“追认观”,既注意语言的变动性,不轻言“不规范”;又注意语言的稳定性,不轻易地把一些尚未定型、尚未被社会公认以及一些显然不健康的东西采纳进来。如今,“动态”规范观越来越趋于普遍认同,这要求我们在“规范”和“规则”、“硬规范”和“软规范”、“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等诸多二元对立因素上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对待语言现象。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A.对待语言文字的正确态度B.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C.语言规范工作应注意的问题D.辩证看待语言现象的必要性
选项
A.对待语言文字的正确态度
B.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
C.语言规范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D.辩证看待语言现象的必要性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早期的规范观是“匡正”,接着介绍“匡正”观逐渐发展为“追认”观,后来又介绍动态规范观越来越趋于普遍认同。文段为并列结构,分别介绍了早期、中期、当下的语言文字规范观。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语言文字”、C项“语言规范工作”和D项“语言现象”均与文段“语言文字规范观”这一话题不一致,故排除。B项“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B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1250759.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四川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题库省公务的行测分类
四川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省公务的行测
相关试题推荐
该公文在内容和格式上存在一些问题,下列修改恰当的是:() A.“国发(20
2011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为:() A.2.5万吨标准煤 B.2.8万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1至3月份,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直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1至3月份,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直
随机试题
Digestionisaprocesswhichisnotunderthecontrolofthewill.Itisnota(
[originaltext]IworkinadvertisingandIliketokeepupwithcurrenttrends,
【B1】[br]【B4】A、inB、amongC、outofD、withB语法题。在定语从句中表示范围的介词引出关系代词时,常用among或of。
D
舞弊最经常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得到发现:()A.对员工或公民提供的线索进行追踪
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A.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B.肝主疏泄
下列关于自然排烟的说法,错误的是()。A.建筑面积为800m2的地下车库可采用
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下列各项中,属于在净利润的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 )。A.地下水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