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农业社会中,人的乡愁和城市没有太大关系。彼时的乡愁大抵是怀才不遇的流荡,以及

免费题库2022-08-02  18

问题 古典农业社会中,人的乡愁和城市没有太大关系。彼时的乡愁大抵是怀才不遇的流荡,以及战争带来的________和乡土难返。而现在,大多数“乡愁感慨”是具有城市空间生存经历的人发出的,他们发愁的是“工作好不好找,能不能买得起房子”等等。过去随时可能返回的家乡,消失在现代化社会的大结构背景当中。他们对乡愁的________可能完全不是同一个方向,甚至可能是“城愁”。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民不聊生  认可B.  流离失所  认识C.  背井离乡  认同D.  饥寒交迫  认知

选项 A.  民不聊生  认可
B.  流离失所  认识
C.  背井离乡  认同
D.  饥寒交迫  认知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第一空根据后文的“和”可知,该空与“乡土难返”构成并列关系,表达的是战争年代人们远离家乡无法回乡之意。A项“民不聊生”形容老百姓的生活困难;D项“饥寒交迫”强调无衣无食,又冷又饿,两者均不能体现因为战争人们远离家乡,难以返乡之意。排除A项和D项。第二步,再看“流离失所”与“背井离乡”的词义差别。B项“流离失所”侧重无处安身而流浪,不一定是因为离开“家乡”而无处安身;而C项“背井离乡”强调离开家乡到外地,其中的“乡”与“乡土难返”中的“乡”对应,符合文意,排除B项。锁定答案C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认同乡愁”表现了人们对“乡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城愁”,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流离失所:无处安身,到处流浪。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到外地。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又冷又饿。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12249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