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把发

资格题库2022-08-02  23

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把发展 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983年美国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 战计划)、欧共体的“尤里卡”计划和日本的“今后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面对形势,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对高科技发展的问题进行思索。1986年初,陈芳允找到王 大珩、王淦昌、杨嘉墀等科学家,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一份《关于跟踪研究 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建议》分析了形势,陈述了发展髙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 迫性。并且提出了对策设想。四位科学家决定将《建议》上交给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他们还联名写了一封信。1986年3月3日,《建议》和信递交给邓小平。3月5日,邓小平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 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批示引起中央领导层的重视。从1986年3月到8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组织了 200多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分成12个 小组,对计划进行了反复探讨和论证,后来又经过三轮极其严格的科学的技术论证后,最终形成 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纲要》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世界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确定了总体目标,共选择了 7个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1986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纲要》。呈送给邓小平后,他当即批示:“我建议,可以 这样定下来,并立即组织实施。”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了《纲要》,中央政治局还决定拨款100个亿,推动这个计划的顺利实施。1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纲要》。1987年2月, 计划开始组织实施,成立了国家科委高技术计划联合办公室,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 等,负责决策指挥、协调管理、评估监督等工作。因四位科学家提出《建议》和邓小平批示的时间都是1986年3月,所以这个《国家高技术 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也被称为“863”计划。“863计划”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过程说 明_。A.具有“上书”模式特点B.民主集中制C.高层领导人批示发挥了关键作用D.具有外部动员模式特点

选项 A.具有“上书”模式特点
B.民主集中制
C.高层领导人批示发挥了关键作用
D.具有外部动员模式特点

答案 ABC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四位科学家决定将《建议》上交给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他们还联名写了一封信”体现选项A的说法。政府政策的议程是民主决策的体现,选项B正确。从材料中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的批示,可知选项C正确。“863计划”的制定,最初是由四位科学家通过分析当时形势并进行思索,最后 形成《建议》提交给最高领导人得到顺利实施,体现了选项D的说法。故本题答案选AB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12202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