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最近几年,市场需求旺盛,公司

考试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最近几年,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正在考虑通过筹资扩大产能。2019年,公司长期债务10000万元,年利率6%;流通在外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没有优先股。资料一:A、B、C三种产品都需要通过一台关键设备加工,该设备是公司的约束资源,年加工能力2500小时。假设A、B、C三种产品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年初、年末无存货。预计2020年A、B、C三种产品的市场正常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20年初拟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设备,需要筹集10000万元。该设备新增年固定成本600万元,原固定成本总额1000万元照常发生。筹资方案所需资金拟平价发行优先股筹资6000万元,面值100元,票面股息率10%;按每份市价1250元发行债券筹资4000万元,期限10年,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9%。资料三:新增关键设备到位后,假设A产品尚有市场空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且剩余产能不能转移,公司拟花费200万元进行广告宣传,通过扩大A产品的销量实现剩余产能的充分利用。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1)根据资料一,为有效利用现有的一台关键设备,计算公司A、B、C三种产品的生产安排优先顺序和产量。在该生产安排下,公司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各是多少?(2)根据资料二计算采用筹资方案后,公司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每股收益各是多少?(3)结合要求(1)、(2)的结果,简要说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4)根据资料三,计算并判断公司是否应利用该剩余产能。

选项

答案

解析 (1)A、B、C三种产品对关键设备加工能力的总需求(400×1+600×2+1000×2.5=4100小时)>加工能力的总供给(2500小时),需要根据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进行排产。
①A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1.2)/1=0.8(万元)
B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4-1.6)/2=1.2(万元)
C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6-3.5)/2.5=1(万元)
因此应先安排生产B产品,其次是C产品,最后生产A产品。
因为假设A、B、C三种产品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年初、年末无存货,所以B产品的产量=销售量=600件,C产品的产量=(2500-600×2)/2.5=520(件),没有剩余加工能力,因此不生产A产品。
②边际贡献=(4-1.6)×600+(6-3.5)×520=2740(万元)
息税前利润=2740-1000=1740(万元)
税前利润=1740-10000×6%=114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2740/1740=1.57
财务杠杆系数=1740/1140=1.53
(2)边际贡献=(2-1.2)×400+(4-1.6)×600+(6-3.5)×1000=4260(万元)
EBIT=4260-1600=2660(万元)
归属于普通股的税前利润=2660-10000×6%-4000/1250×1000×9%-6000×10%/(1-25%)=972(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4260/2660=1.6
财务杠杆系数=2660/972=2.74
每股收益=[(2660-10000×6%-4000/1250×1000×9%)×(1-25%)-6000×10%]/1000=0.73(元)
(3)固定成本是引发经营杠杆效应的根源(或,企业销售量水平与盈亏平衡点的相对位置决定了经营杠杆的大小;或,经营杠杆的大小是由固定经营成本和息税前利润共同决定的),本题中主要是因为固定成本增加,导致经营杠杆变大。
固定融资成本是引发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源(或,息税前利润与固定融资成本的相对水平决定了财务杠杆的大小;或,财务杠杆的大小是由固定融资成本和息税前利润共同决定的),本题中主要是因为财务费用(或,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增加,导致财务杠杆变大。
(4)因为公司2019年年初拟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设备,所以年加工能力5000小时,按照市场正常销量生产后剩余的产能=5000-400×1-600×2-1000×2.5=900(小时)
该剩余产能可以生产的A产品产量=900/1=900(件)
息税前利润=900×(2-1.2)-200=520(万元)
息税前利润大于0,因此应利用该剩余产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426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