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17年自财政部门取得以下

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17年自财政部门取得以下款项: (1)2×17年3月1日,甲公司准备开始进行某研发项目的前期研究,为此甲公司向财政部门申请该项目的财政补贴15000万元,申请书注明该研发项目预计周期为两年,预计研究总投入为15000万元,项目自2×17年7月1日启动。 2×17年7月1日,甲公司取得当地财政部门拨款9300万元,2×17年7月1日至年末累计发生研究支出7500万元(均为职工薪酬)。 (2)甲公司2×17年1月接受国家科工委委托开始研发一种新型产品,该产品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该研发活动刚刚进入研究阶段,预计该研究阶段将发生支出20000万元,为此甲公司向财政部门申请该项目的财政补贴20000万元。截至2×17年12月31日,该项目已发生研究支出8000万元,均为职工薪酬,预计项目结束前还将发生研究支出12000万元,假定相关研究支出是均衡发生的。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上述研发项目收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补贴20000万元。 (3)甲公司2×17年7月1日收到拨来的以前年度已完成重点科研项目的经费补贴1600万元,政府补助文件明确规定,该重点科研项目如果形成无形资产,将于国家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1个月支付经费补贴1600万元,如果未通过验收不予支付。该重点科研项目已于2×17年7月1日结项并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收,且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不考虑净残值。假定甲公司对该项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并按照直线法摊销。 (4)甲公司于2×17年6月20日取得国家对公司技改项目的支持资金3000万元,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3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90万元,该固定资产于2×17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甲公司对该项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并按照直线法摊销。 (5)甲公司2×17年税前利润为10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应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征收企业所得税。 不考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纳税调整。 其他资料:假定甲公司收到补助款时,客观情况表明其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除特殊说明外,政府补助采用净额法核算。 (1)根据资料(1),判断该政府补助款的分类,说明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并编制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5分) (2)根据资料(2),判断该政府补助的分类,说明如何确认损益或冲减当期成本费用,编制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5分) (3)根据资料(3),编制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2分) (4)根据资料(4),编制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 (2分) (5)根据资料(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编制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4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
该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取得补助款时计入递延收益,然后按照项目研发的时间进度分摊,并冲减相关管理费用。(1分)
会计
借:银行存款   9 300
  贷:递延收益   9 300   (1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7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 500   (1分)
借:管理费用   7 5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7 500   (1分)
借:递延收益   4 650
  贷:管理费用  [9 300×(7 500/15 000)] 4 650   (1分)
(2)该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已发生支出占预计总支出的比例分摊,并冲减当期成本费用。 (1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8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 000   (1分)
借:管理费用   8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8 000   (1分)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递延收益   20 000   (1分)
借:递延收益   8 000
  贷:管理费用 [20 000×8 000/(8 000+12 000)]8 000   (1分)
截至2×17年12月31日,该项目已发生研究支出8000万元,均为职工薪酬,预计项目结束前还将发生研究支出12000万元,假定相关研究支出是均衡发生的。因此2×17年12月31日应分摊的递延收益=20000×8000/(8000+12000)=8000(万元)。
(3)
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600
  贷:递延收益  1600   (1分)
借:递延收益(1600/10×6/12)80
  贷:其他收益   80   (1分)
(4)
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 000
  贷:递延收益 3 000   (1分)
借:固定资产 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0
  贷:银行存款    3 390   (1分)
(5)
应纳税所得额=10 000+(9 300-4 650)+(20 000-8 000)+(1 600-80)+3 000=31 170(万元)。 (1分)
应交所得税=31 170×25%=7 792.5(万元)。(1分)
递延所得税资产=[(9 300-4 650)+(20 000-8 000)+(1 600-80)+3 000]×25%=5 29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5 292.5(万元)。 (1分)
借:所得税费用  2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5 29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 792.5 (1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4008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