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年年末,甲公司进行内部审计时对如下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资料一:

免费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2×20 年年末,甲公司进行内部审计时对如下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资料一:2×20 年 10 月 1 日,甲公司将自产的 A 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企业职工,其中给予行政管理部门职工 100 台,给予生产部门职工 500 台。该批 A 产品的单位成本为 0.4 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0.6 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2×20 年 10 月 1 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 47.8制造费用 239贷:应付职工薪酬 286.8借:应付职工薪酬 286.8贷:库存商品 24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6.8资料二:2×20 年 12 月 1 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 B 产品 1000 件,产品已经发出,每件成本为 0.5万元。合同约定乙公司应按每件 0.8 万元对外销售,甲公司按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的 8%向乙公司支付手续费。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注明已售出 B 产品 400 件,乙公司对外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 32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41.6 万元。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了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扣除手续费 25.6 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后的净额与乙公司进行了结算。甲公司对上述业务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  2×20 年 12 月 1 日:借:应收账款 800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贷:库存商品 5002×20 年 12 月 31 日:借:银行存款 336销售费用 25.6贷:应收账款 32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1.6资料三: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合同,约定 2×21 年 2 月 1 日以每件 4 万元的价格销售给丙公司 1500 件 C 产品。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库存 C 产品 2000 件,单位成本为 3.8 万元,市场价格为每件 3.5 万元。预计销售每件 C 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 0.1 万元。2×20 年 12月 31 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C 产品成本=2000×3.8=7600(万元)C 产品可变现净值=1500×(4-0.1)+500×(3.5-0.1)=7550(万元)C 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7600-7550=50(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50贷:存货跌价准备 50上述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题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因素。(1)根据资料一,判断甲公司 2×20 年 10 月 1 日发放产品福利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2)根据资料二,判断甲公司 2×20 年 12 月 1 日和 2×20 年 12 月 31 日委托代销安排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3)根据资料三,判断甲公司 2×20 年 12 月 31 日对 C 产品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

选项

答案

解析 (1)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 分)
理由: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职工薪酬金额,所发放的产品与企业正常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相同。(1.5 分)
正确分录:
借:管理费用 [100×0.6×(1+13%)]67.8
制造费用 [500×0.6×(1+13%)]339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6.8(1 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 406.8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6)3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6.8(1 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 240
贷:库存商品 (600×0.4)240(1 分)

(2)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 分)
理由:收取手续费方式的委托代销安排,委托方应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在发出商品时不确认收入。(1.5 分)
正确分录:
2×20 年 12 月 1 日:
借:发出商品 500
贷:库存商品 500(1 分)
2×20 年 12 月 31 日:
借:应收账款 361.6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8)3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1.6(1 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
贷:发出商品 (400×0.5)200(1 分)
借:银行存款 336
销售费用 25.6
贷:应收账款 361.6(1 分)

(3)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 分)
理由:存货期末计量时,有合同部分和无合同部分应分别处理,不能合并处理。(1.5 分)
有合同部分:成本=1500×3.8=5700(万元),可变现净值=1500×(4-0.1)=5850(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未发生减值。(1 分)
无合同部分:成本=500×3.8=1900(万元),可变现净值=500×(3.5-0.1)=170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发生减值,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900-1700=200(万元)。(1.5 分)
正确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1 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3914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