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食物系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压舱石”,是保障就业的“蓄水池”,是促进国民

admin2022-08-02  127

问题 农业-食物系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压舱石”,是保障就业的“蓄水池”,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后院”;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在疫情面前,必须把“三农”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要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 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全球农业已经进入风险释放和风险管控阶段,长期来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外部风险 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贸易摩擦、外来物种入侵、动植物疫病等。必须坚持推动农业科技持续进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实现风险防控。1.依据案例,农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后院”如何理解。2.结合案例与实际,分析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3.如何保障中国农业的粮食安全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①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看,作为人类生活的起点,农业满足了人类生活需要,农业是影响人类的发展的主要的因素。
②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为国人提供主要的粮食,无论经济怎么样进步,农业在粮食提供上始终是占据主导的地位,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主要是温饱问题,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才能生存下去,才能有精力寻求经济的发展,进行工业的发展。
③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和间接原料,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还提供市场、要素和外汇等方面的贡献,为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为工业发展积累了外汇基础。
2.(1)我国人口基数大,粮食需求量大,然而中国正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中国人力生产力正逐步降低。农村劳动力逐步流向城镇,农村人口比例降低。
(2)中国人均耕地少,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中国耕地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山地多,平地少。
(3)农业产业分散化,生产效率低。土地承包责任制已暂时性失去了刺激农业生产力的作用,农产品价格低廉,致使农民转业为农民工,农村生产力向城镇转移。现有的 农村合作社制度,暂时无法推动农业生产集中化、机械化。农业产业的分散,农业生产目前大部分还在半机械化的阶段,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仍然低下。
(4)粮食浪费成风,粮食需求增加。我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 
(5)全球经贸关系受到单边主义挑战。双边经贸摩擦发生时,农业往往被动成为平衡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筹码,双边对农产品临时增加关税不仅造成了农产品国际市场供需格局快速转变、价格波动风险加剧,农业产业、农民收益、消费者福利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6)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后续影响尚不确定。畜牧业和林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渔业和农业服务业次之,种植业最小。2020年初,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农作物种植所需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遭遇了配送不畅问题,大规模种植户、养殖户所需劳动力、农机作业服务等供应也受到一定影响。
(7)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农作物病虫灾害增加。2019年,由于非洲沙漠蝗虫引起的蝗灾已经波及东非、西亚和南亚数十个国家,遭受蝗灾的国家存在粮食危机风险,可能影响相关国家农产品价格。全球变暖趋势加剧,极端异常天气频繁发生,全球农产品生产受异常天气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
3.(1)立足国内的粮食安全总方针。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尽管中国的农业资源禀赋欠佳,人均农业资源相对匮乏,但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国际市场。
(2)坚持不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同时加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藏粮于技,主要靠良种良法和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今后仍然要坚持走科技兴农、内涵发展的路线。优化区域布局,不同农产品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优化农业 生产力布局,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3)保护和调动种粮积极性。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保障粮食收购。通过发展产业和优粮优价增加农业生产经营者收益。
(4)畅通粮食市场流通。在储备方面,管好用好“天下粮仓”,对于调节丰欠、平抑物价、保证市场供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拓宽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5)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把好进口关,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走出去”,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调剂品种和丰欠余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27327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