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稳定器是财政收支制度设计具有对经济总量自动调节的功能,即人们在设计财政收支制

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内在稳定器是财政收支制度设计具有对经济总量自动调节的功能,即人们在设计财政收支制度的时候,使财政收支的扩大与缩小和总需求与总供给呈相反方向的变化,以此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局面。内在稳定器调节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制度。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收支出等)的安排上,其效应正好同税收相配合。经济过热时,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减少,对经济起抑制作用;反之,经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加,转移性支出增加,对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刺激作用。1.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哪几类?并分别举例。2.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请举例说明不可控制支出包括什么。3.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哪几类?并分别举例。4.简述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的主要体现。

选项

答案

解析 1.
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1)预防性支出指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的支出,如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
(2)创造性支出指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达的支出,如基本建设投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支出。

2.
不可控制性支出是指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即:在法律和法规的有效期内,必须按照规定准时如数支付,不得随意停付或逾期支付,也不得任意削减其数额,即表现为刚性很强的支出。不可控制性支出一般包括两类:
(1)国家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的个人享受的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如失业救济、养老金、职工生活补贴等;
(2)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项目,如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等。

3.
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全部财政支出可以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1)一般利益支出,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支出,如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等;
(2)特殊利益支出,是指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如教育支出、卫生支出、企业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

4.
(1)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的波动幅度的机制,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无须借助外力而自动地发挥稳定作用。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通过财政收入、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的。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会促使经济回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从而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
(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税收体系,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如果当初政府预算是平衡的,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产出就会减少,这时税收收入也会自动下降;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而使预算赤字发生,这种赤字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力量,会“自动”地抑制国民产出的继续下滑。
②公共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支出是普遍的“自动稳定器”。转移支付支出,是指政府为维持居民的最低必要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失业救济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福利性支出。当国民经济出现衰退时,就会有一大批居民享有失业救济金和低保收入,从而可以使总需求不至于猛然下降;当经济繁荣来临时,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政府就可以停止失业救济和低保支出,从而可以抑制总需求的过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27285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