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机关派出审计组对甲公司2013年度资产、负债、损

最全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资料 2014年3月,某审计机关派出审计组对甲公司2013年度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有关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组在调查了解甲公司及其相关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了审计实施方案,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经初步了解,2013年度甲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所处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拟依照以往审计中对甲公司治理层、管理层诚信度的判断,不再对其进行评估。 (2)因对甲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存有疑虑,拟不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 (3)为降低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组拟通过合理设计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开展细节测试。 (4)因接到相关举报,审计人员认为甲公司在收入确认方面存在舞弊风险,拟将销售交易及其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高水平,不再了解和评估相关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并确定其是否已得到执行,直接实施细节测试。 (5)因甲公司于2013年9月关闭某地办事处并注销其银行账户,拟不再函证该银行账户。 (6)因审计工作时间紧张,拟不再函证应收账款,直接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7) 2013年甲公司购入股票并作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核算。除实施询问程序以外,预期无法获取有关管理层持有意图的其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拟就询问结果获取管理层书面声明。 2.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资产账面余额总计900万元,其中存货400万元,审计组拟对存货进行盘点。甲公司总经理提出,公司已于2013年1 1月30日对存货进行了全面盘点,目前产品交货期临近,为避免再度停工盘点影响按时交货,建议审计人员取消现场盘点,改为复核甲公司2013年11月30日的盘点资料。 审计组深入研究了甲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认为比较健全有效,于是接受了甲公司总经理的建议,详细检查了甲公司的盘点记录,并于2014年3月20日抽点了约占存货总价值10%的项目,抽点的项目经追查至永续盘存记录,未发现重大差异。 3.审计人员发现甲公司的很多重要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存在异常情况: (1)关键产品投入产出比例异常。x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率由2012年的14:1大幅下降至2013年的3.2:1。 (2)水电能耗比异常。在生产成本中,2012年水电费支出70.6万元,2013年水电费支出20.5万元,甲公司财务报告中显示2013年生产量较以前年度有大幅增长,且主要生产动力为电能。 (3)人工费异常。甲公司的分月产量统计表显示各月产量有较大波动,但与产量有对应关系的直接人工费用无明显的波动。 (4)运输费异常。2012年度运输费为9.9万元,2013年在出口量剧增的情况下,运输费反而下降为0.9万元。 (5)收入利润指标异常。甲公司2011年以来净利润保持了强劲增长,从2011年的0.58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4.16亿元,其中2013年较2012年净利润增长226%,就同期上市公司的表现来看,十分罕见。 (6)税收异常。甲公司2013年报表显示利润总额4.23亿元,应缴所得税为739万元,综合所得税率仅为1.75%。另外,据甲公司财务报告披露,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实际缴纳增值税5.2万元。而该公司2013年度工业企业性销售收入为8.27亿元,毛利为5.43亿元,审计人员以毛利5.43亿元估算,公司应缴增值税至少为9000万元。对于如此巨大的差异,甲公司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7)巨额合同。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计9.25亿元,但2013年1月与德国M公司签订的一单合同,其销售额就高达7.23亿元,从数量上看,整个企业的收入和利润集中和维系于一家公司,蕴含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8)应收款项异常。2013年末,甲公司应收账款4亿多元,其中最大的欠款单位是德国M公司,欠款达2.6亿元,欠款原因是依合同执行进度付款。而在2013年末的预付账款中,甲公司支付德国N公司1.6亿元预付设备款,两笔巨额款项的债务人均为德国企业,其真实性值得思考。 要求根据“资料1”,请逐项指出审计组编制的审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有不当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选项 根据“资料1”,请逐项指出审计组编制的审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有不当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事项1不恰当。审计组不应依赖以往审计中对管理层、治理层诚信度的判断。
(2)事项2恰当。
(3)事项3不恰当。重大错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通过设计合理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予以降低。
(4)事项4不恰当。判断收入确认方面存在舞弊风险,可以不执行控制测试,但是了解内部控制程序是必要的,可以在了解内部控制程序后,根据评估的结果,直接执行细节测试。
(5)事项5不恰当。对银行存款的函证,应当选择在财务报表涵盖期间所有存过款的银行,包括零账户和已结清的账户。不能由于已经注销账户,就不进行银行存款函证。
(6)事项6不恰当。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而言是不重要的,或函证很可能是无效的,否则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不能够出于时间、成本等原因,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
(7)事项7不恰当。询问应作为其他审计程序的补充,其本身不足以支撑审计人员得出相关结论,应当将询问与其他审计程序结合使用,如果无法利用其他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则应当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22943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