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子公司体制为主体,企业集团核心层对成员企业分别建立控股、参股、协作关系,形成

最全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以母子公司体制为主体,企业集团核心层对成员企业分别建立控股、参股、协作关系,形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企业集团的核心层,以下依次为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最终组建成为企业集团。从企业集团核心层的角度出发,在制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时应如何考虑交易双方在企业集团组织层次中的具体位置。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一)核心层的功能与定位 (二)紧密层的功能与定位 (三)核心层与其他层次间企业转移定价的确定方法

选项 (一)核心层的功能与定位
(二)紧密层的功能与定位
(三)核心层与其他层次间企业转移定价的确定方法

答案

解析 (一)核心层的功能与定位
企业集团的核心层负责整个集团的投资方向、重要人事任免、分配制度制定等重大决策,并对各成员企业实施监督,是集团的决策中心。企业集团整体与核心企业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集团总部与核心企业关系实际上是资产一体的经济关系,核心企业就是集团的母公司,既行使作为母公司的职能,又行使企业集团的职能。二是集团总部与核心企业实现资产的分离,集团就是母公司,而核心企业是集团的一个子公司,基本上完成了公司的改制,这种情况的集团和核心企业的关系就是母子公司的关系,集团实行资产经营,而子公司实行生产经营,二者实际上是股东和企业的关系。
(二)紧密层的功能与定位
紧密层由集团内的专业子集团或专业总公司构成,是经营主体,一般是集团的利润中心,集团总部对各行业子集团或专业总公司拥有控股关系;专业子集团或总公司下属的企业主要负责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可归为集团的成本中心。企业集团的各层次依照与核心层的资本连接紧密关系和职能分配关系来分管业务、分担风险、分享收益。
(三)核心层与其他层次间企业转移定价的确定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三点:
(1)核心企业对非紧密层企业售出产品时,若有市价可以市价为内部价格,无市价则以高于或等于企业目标成本的实际成本为基础,用实际成本加成法来制定内部结算价格;
(2)核心企业对紧密层企业售出产品时,对有市价的产品应以略低于市价的协议价格为内部价格,对无市价的产品则以标准成本加成法制定内部价格;
(3)核心企业从非紧密层和紧密层企业购入产品时,应采用市场价格和不高于市价的协议价格,无市场价格时应按核心企业制定的目标成本为基础,采用标准成本加成法制订内部价格。这主要侧重于对紧密层和非紧密层企业采用不同的计算基础,目的在于对紧密层以适当照顾,鼓励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增加集团的凝聚力,而且在有控制权的情况下可以在利润分配时再作利益调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22941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