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试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背景与

最全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一、题目 试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今年以来,全党全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同时,在宏观经济方面我们也 遇到了不少严峻挑战。 请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问题:(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解决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对策建议

选项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解决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对策建议

答案

解析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上看,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主 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较小,第一产业的产值与就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 重不协调。城乡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与地区之间的差距过大。
2.在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中,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和投资比重过大的问题依然没 有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各个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其直接原 因就是投资增长过快,导致协调性和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
3.2008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出现下滑的势头。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多 种经济景气指数已连续回落,这表明,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 险已经解除,"防止物价水平从结构性上涨转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的风险也已经减弱, 在外部需求减弱和内部增长乏力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很大。同时,受 经济增长放缓、股市与楼市低迷以及企业盈利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9月份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幅继续回落。
4.由于市场的持续大幅下挫,投资者信心日益下降,投资意愿持续降低,股票市场 颓势难改。
5.对外贸易顺差的过大。外贸顺差过大的负面影响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容易引起 贸易伙伴国的不满,进一步激化贸易争端;二是强化了人民升值的预期,加大了人民币升 值的压力;三是贸易顺差过大,意味着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大,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 从而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 的影响,外贸出口出现下滑。一些主要出口目的地欧、美、日等需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根据央行日前公布的2008年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出口订单景气度持 续回落。一些以简单来料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受出口下降,经济增长 速度下滑、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影响,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一部分企业濒临 倒闭和破产,城镇就业压力将增大,城镇失业率将有可能上升。
6.外汇储备过多。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外汇的需求。其负面影响日益 凸显。一是外汇储备过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二是外 汇储备过多会提高储备成本,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外汇储备过多会增加储备风险; 四是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7.同样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人民升值的影响,利用外资将出现下降。一方面, 金融危机导致流人中国的资金减少;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为了维持自身生存, 需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备不时之需,因而可能会收回流人中国的资金。
8.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近几年,虽然,一些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总体上看,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解决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政策建议
1.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放慢的现实,政府应该采取适度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着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稳定的增长。货币政策包括,下调准备金率,取消信贷额度, 逐步降低利率。财税政策如增值税转型政策应尽快向全国推广,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所得 税,同时增加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2.政府的宏观政策应该将防止通货膨胀,转向提高就业,同时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的建设。
3.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完善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 产品出口,加大对出口企业补贴和扶持的力度;积极增加进口,扩大银行、分销、电信等 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化和扩大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
4.金融监管应当和金融创新齐头并进。金融创新一方面增加了可贷资金,无疑会带 来好处,另一方面也传播了风险。一方面我们应当继续允许和鼓励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则 应当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5.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 储备体系,确保重要产品和物资的有效供给。要提高价格调控的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6.是要全力抓好农业生产。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解决粮 食问题的主动权。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组织,确保夏收夏种顺利完成,抓好秋粮生产,力争全年粮食获得好的收成。受灾地区尤其要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抓好抢收抢种,严密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加快水利重建,切实抓好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要强化协调配合,强化技术指导,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减灾工作。
7.是要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紧推进节能减排 各项工作,大力优化投资结构,稳定和完善外贸政策。
8.是要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下,积 极应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努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要在全国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勤俭节约活动,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控 制行政开支,把资源更多用在地震灾后重建上,用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上,用在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
9.加大支持"三农"政策力度。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动新农村建设,继续增加对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继续 对重点地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转移 支付等。
10.完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政策,普遍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重点行 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在全国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 专项行动,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1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如加强土地调控,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严肃查处违法 违规用地行为;加强货币信贷管理;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审核和监督检查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22940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