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A.药物造成的细胞膜毒性反应B.NK细胞参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A.药物造成的细胞膜毒性反应B.NK细胞参与
admin
2022-08-02
85
问题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A.药物造成的细胞膜毒性反应
B.NK细胞参与的ADCC反应
C.补体参与的溶血反应
D.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细胞毒作用
E.中性粒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
选项
A.药物造成的细胞膜毒性反应
B.NK细胞参与的ADCC反应
C.补体参与的溶血反应
D.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细胞毒作用
E.中性粒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
答案
C
解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生机制: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或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EB病毒感染机体后,可使红细胞膜表面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这种抗体与改变的红细胞表面成分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溶解红细胞,引起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59352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题库检验类分类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
检验类
相关试题推荐
所有送检标本,皆应视作具有下列何种潜在性危害的标本A.致癌性 B.毒性 C.
以NAD还原成NADH反应为基础的生化分析,采用的波长及吸光度变化为A.340n
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可见中性粒细胞表现为A.2叶核者增多 B.5叶核者>5% C
GOD-POD法测定血糖时,参与第一步反应的工具酶是A.CK B.AST C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血沉减慢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心肌梗死 C.动脉粥样硬
患者,女性,30岁,突然呕血,黑便,阴道出血及全身紫癜,伴发热及贫血,血液检查:
A.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增加,有较多环形铁粒幼细胞 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
A.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 B.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
尿总蛋白测定方法中,对白蛋白和球蛋白反应性较一致的方法为A.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显色
骨髓穿刺呈"干抽",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下列哪项一般不宜考虑A.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M:(6)CanIhelpyou?W:(6)Yes,Iamlookingforapairofgloves.
一、题目 试述政府会计改革的意义与对策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随着我国
当测量结果是处于临界状态的边缘数据时,宜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一般情况下,三叉神经运动根位于感觉根的A.前外侧 B.后外侧 C.后内侧
口气酸臭,脘腹胀满的临床意义是()A.脾胃蕴热 B.肠中蕴热 C.
首过效应主要发生于下列哪种给药方式A.静脉给药B.舌下含化C.透皮吸收D.口服给
以下不是洋地黄对心脏的作用的是A:加强心肌收缩力 B:减慢房室传导速度 C: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税金中,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A
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应当按照票面金额向出票人收取()的手续费。A:千分之一
下列属于必须进行招标的是()。A.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4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