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访谈记录,回答后面的问题。 访谈者:您的孩子上小学前,您对她

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访谈记录,回答后面的问题。 访谈者:您的孩子上小学前,您对她是如何要求的?是否让她参加一些学习班? 受访者:她上小学前我们让她参加绘画班。1983年我去美国时给她买了一个电子琴,注意对她在心灵上进行陶冶。1986年孩子上小学,上小学前本来不在本校幼儿园,我们托人把她送到了外面的一个幼儿园。 访谈者:为什么把她送到那个幼儿园? 受访者:那里条件好,老师的素质高,对孩子的影响好。 访谈者:那里的条件怎么好?您看重的教师素质是什么呢? 受访者:那里的老师都是幼师毕业的,而且本校幼儿园没有整托,那里有整托。 访谈者:在那里学习什么? 受访者:拼音、诗歌、美术等等。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那里也有一个毛病,吃完晚饭以后六、七点钟就让孩子上床了。老师走了以后孩子就开始闹了,专门有人放哨,老师一来放哨的打个暗号,孩子们就假装睡觉。所以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撒谎,用撒谎来保护自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在幼儿园里年龄最小,所以总是受欺负。 访谈者:您孩子上小学的情况如何? 受访者:孩子上小学时,我们又有两个错误的选择。本来孩子是划片上小学,上本校的附小。我们托人让孩子上了外面的一所小学。第一个错误的选择是孩子年纪小,比一般的孩子小一岁。第二个错误是让孩子上实验班,要求五年的时间上完六年的课程。由于孩子年纪小,在实验班里学习比较吃力。老师对学习吃力的孩子通常采取批评的态度,她总是感到很受压抑。 访谈者:您的孩子在中学的情况怎样? 受访者:中学有一段时间出现反弹,也许是因为在小学太受压抑了,在中学阶段就要反弹。她自己想扬眉吐气,她个子高,跑得快,在体育上出风头。 访谈者:学习成绩怎样? 受访者: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初中毕业时面临两个选择,或者是上普通高中,或者上中专。我们没有替她选择,而是与她商量,向她摆出这两条路,哪条路都行,让她自己选择。她坚决不去高中,而是报考了一个中专。我们上门看了,还不错。 访谈者:她在这个学校学习情况怎么样? 受访者:也许是她自己选择的,所以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她自己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表示什么课都要学好。 访谈者:你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有什么希望或要求? 受访者:我们的想法是,我们根据你的情况,你能够学到什么程度,我们提供你到什么程度。 访谈者:如果您的孩子学完中专就不再学习了,您怎么看? 受访者:我们也不会干涉。 访谈者:据我所知,一般的家庭对子女大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期望,而您和您的爱人似乎有所不同。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受访者:一般的家庭有一个明确的期望,但是我觉得这样做不符合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必须有内在的动力。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一般都有自己的判断。作为父母,只能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能强求。孩子如果没有自己的内在动力,是发展不好的。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不允许孩子有奢侈的要求,不准超过允许的范围。我们注重孩子的营养,孩子打扮得比较朴实。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用间接诱导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方式。 (下面继续讨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和做法)——录自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29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访谈的问题是: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看法。访谈者是一位35岁男子,在北京某大学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受访者是一位47岁男子,在北京某大学任教,有一个17岁的女儿。问题:这段访谈有什么不足之处?请结合访谈记录一一列举出来。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不足之处举例(在括号中标明):
访谈者:您的孩子上小学前,您对她是如何要求的?是否让她参加一些学习班?
受访者:她上小学前我们让她参加绘画班。1983年我去美国时给她买了一个电子琴,注意对她在心灵上进行陶冶(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陶冶”——可继续追问)。1986年孩子上小学,上小学前本来不在本校幼儿园,我们托人把她送到了外面的一个幼儿园。
访谈者:为什么把她送到那个幼儿园?
受访者:那里条件好,老师的素质高,对孩子的影响好。
访谈者:那里的条件怎么好?您看重的素质是什么呢?
受访者:那里的老师都是幼师毕业的,而且本校幼儿因没有整托,那里有整托。
访谈者:在那里学习什么?
受访者:拼音、诗歌、美术等等。学到了一些东西(学到了什么东西?——可继续追问)。但是那里也有一个毛病,吃完晚饭以后六、七点钟就让孩子上床了。老师走了以后孩子就开始闹了,专门有人放哨,老师一来放哨的打个暗号,孩子们就假装睡觉。所以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撒谎,用撒谎来保护自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在幼儿园里年龄最小,所以总是受欺负(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撒谎”和“受欺负”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访谈者:您孩子上小学的情况如何?
受访者:孩子上小学时,我们又有两个错误的选择。本来孩子是划片上小学,上本校的附小。我们托人让孩子上了外面的一所小学(为什么?——受访者没有说明,但这个信息似乎非常重要,应该追问)。第一个错误的选择是孩子年纪小,比一般的孩子小一岁。第二个错误是让孩子上实验班,要求五年级的时间上完六年的课程。由于孩子年纪小,在实验班里学习比较吃力。老师对学习吃力的孩子通常采取批评的态度,她总是感到受压抑(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其他孩子是如何对待她的?老师是如何批评她的?她学习方面感到吃力有什么表现?她感受到受压抑有什么表现?这几件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年纪小+实验班—学习吃力—老师批评—受压抑,是否如此明确?)。
访谈者:您的孩子在中学的情况怎样?
受访者:中学有一段时间出现反弹,也许是因为在小学太受压抑了,在中学阶段就要反弹。她自己想扬眉吐气,她个子高,跑得快,在体育上出风头(体育对她意味着什么,“体育好”的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什么地位?)。
访谈者:学习成绩怎样?
受访者: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初中毕业时面临两个选择,或者是上普通高中,或者上中专。我们没有替她选择,而是与她商量(当时家长有什么具体的考虑?他们相互之间是如何商量的?),向她摆出两条路,哪条路都行,让她自己选择。她坚决不去高中(为什么?她对高中有什么情绪和想法?),而是报考了一个中专。我们上门看了,还不错。
访谈者:她在这个学校学习情况怎么样?
受访者:也许是她自己选择的,所以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什么情况属于不错?)。她自己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表示什么课都要学好。
访谈者:你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有什么希望或要求?
受访者:我们的想法是,我们根据你的情况,你能够学到什么程度,我们提供你到什么程度。
访谈者:如果您的孩子学完中专就不再学习了,您怎么看?
受访者:我们也不会干涉(为什么不干涉?什么情况属于“干涉”?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设想?)。
访谈者:据我所知,一般的家庭对子女大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期望,而您和您的爱人似乎有所不同。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受访者:一般的家庭有一个明确的期望,但是我觉得这样做不符合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必须有内在的动力(“内在的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应该重点探讨)。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一般都有自己的判断(他似乎在暗示他的孩子在这方面有所表现,应该继续询问)。作为父母,只能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能强求(什么情况属于“强求”?是否有具体的例子说明?)。孩子如果没有自己的内在动力,是发展不好的。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不允许孩子有奢侈的要求,不准超过允许的范围(家长的范围在哪里?具体所指是什么?如果孩子违背了这些要求,家长是如何做的?“要求严格”表现在哪里?)。我们注重孩子的营养,孩子打扮得比较朴实。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效果如何?是否还采取了其他的措施?为什么这么做?),用间接诱导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9226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