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项目某大型金属矿山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 mm,属

admin2022-08-02  32

问题 金属矿山项目某大型金属矿山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 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采选规模为1.5×106t/a,现已接近闭矿。现状排土场位于采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选矿废石,尚有约8.0×104m3可利用库容。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A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A河,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现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3.0×106t/a,采矿生产工艺流程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为2.6×10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场。新建废水处理站处理采场涌水,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理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位于选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使用年限30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A河。采矿排水进入A河的位置不变,选矿排水口位于现有排放口下游3500m处进入A河。在A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2#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1000m,3#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5000m,1#、3#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2#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边表层土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矿区周边有2个自然村庄,甲村位于A河1#断面上游,乙村位于A河3#断面下游附近。居民以种植水稻、果树、茶叶为主,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地表水。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说明理由。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选项

答案

解析 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包括:
(1)续建工程拟利用的原铁矿排土场,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拦泥坝出水回用设施。
(2)续建工程的尾矿库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坝后渗水池(或消力池),且尾矿库及渗水池需采取防渗措施。
(3)需配套建设续建工程选厂至尾矿库的输送设施。
(4)露天铁矿闭矿后,需对原铁矿选厂采取改造利用或进行处理。
(5)破碎、磨矿、筛分车间的粉尘治理设施。
(6)泥石流防护工程。
(7)尾矿库与选矿厂废水排放的监测设施。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有:
(1)产生含重金属的扬尘或粉尘污染源,如采矿生产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选矿生产中的破碎、磨矿、筛分。
(2)排放(特别是非正常排放)的水体中含有重金属的污染源,如选厂排水设施;尾矿及排水设施;采场涌水及处理站。(1)该工程不会对甲村饮水产生影响。
理由:甲村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即1#监测断面的上游),且所处河段的水质不超标;同时,甲村距离拟建工程选厂排水口(1000+3500=4500m)较远。因此,拟建工程选矿排水不会影响到甲村。
(2)该工程将对乙村饮水产生影响。
理由:乙村位于本工程新建排水口下游5000m附近(即3#监测断面附近),虽然现状水质不超标,但是仍然有可能出现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因为该工程现在已接近闭矿,采选规模较小,但铁矿排水口下游1000m的2#断面重金属仍然超标。续建规模较大的本工程营运后可能会导致乙村所处河段出现重金属超标。(1)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包括:①采场及采矿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②选矿厂的破碎车间、磨矿车间和筛分车间;③采场涌水处理站及选矿厂排水设施;④尾矿库及其渗水池。以上污染源产生的扬尘会污染农田,排水(特别是事故排放)进入农灌水体也会污染农田。
(2)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污染因子主要有:粉尘、铜、铅、铬、锌、镉、砷、汞、镍等重金属。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630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