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为有色金属企业,采用火法炼铜工艺,年产阳极铜10万吨。公司下设办公室、计财

考试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E公司为有色金属企业,采用火法炼铜工艺,年产阳极铜10万吨。公司下设办公室、计财部、生产运行部、安环部、设备部、供应部、销售部等7个部室,共有员工1000人。  E公司的主要设备设施有:原料制备系统、熔炼炉、吹炼炉、精炼炉、铸造生产系统、烟气回收系统及配套轴助设施。  为扩大产能,E公司计划新建年产10万吨阳极铜生产线。项目建设前,E公司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F完成了安全预评价,进行了安全设施设计,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获得通过。2017年5月25日,项目建成并试运行。  2017年8月10日,由于吹炼转炉烧穿,新建生产线被迫转入大修阶段。8月15日,E公司委托有资质的G施工单位对吹炼转炉进行修复施工作业,同时委托H运输公司运送清炉的炉渣、废弃耐火材料及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大修结束后,E公司开展了新建生产线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  E公司发布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2017年8月10日吹炼转炉烧穿事故发生时及时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立即采取停炉措施,避免了事故进一步扩大。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2018年3月,E公司开始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工作,增加了部分安全设备设施,完善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AQ 8002),说明技术服务机构F编制的安全预评价报告中,评价结论部分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2.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说明E公司新建生产线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  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说明E、G、H三家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分项分部工程作业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的主要内容。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简述E公司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评价结论部分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
  (2)指出评价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3)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4)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
  (5)给出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要求。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
  (1)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2)列出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和评价对象被批准设立的相关文件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等安全预评价的依据。
  (3)介绍评价对象的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水文情况、地质条件、工业园区规划、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功能分布、主要设施、设备、装置、主要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人流、物流等概况。
  (4)列出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依据,阐述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过程。
  (5)阐述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分析过程等。
  (6)列出选定的评价方法,并做简单介绍。阐述选定此方法的原因。详细列出定性、定量评价过程。明确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监控情况以及预防事故扩大的应急预案内容。给出相关的评价结果,并对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7)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
  (8)作出评价结论。安全预评价结论应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评价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给出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要求。
2.E公司新建生产线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包括: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生产经营单位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同时进行设计,编制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可靠的设备、设施。
3.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发包方和承包方各自制定的保证施工安全的相关措施,包括组织、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措施。
  (2)承包方应遵守的关于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防火安全等的相关规章制度。
  (3)对承包方人员的进场手续、安全培训、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规定。
  (4)承包方须接受安全资质审查和安全条件审查,并提供所需资料。
  (5)承包方不得违法分包、转包。遇需其他单位配合完成的特殊情况时,需书面申请,经发包方同意后,由发包方指派相关单位配合完成。
  (6)承包方不得擅自更换涉及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遇特殊情况需更换上述人员时,应取得发包方的许可。承包方应对新更换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使用。
  (7)禁止承包方使用有职业禁忌的人员和未成年人。
  (8)发包方关于现场奖惩方面的要求。
  (9)关于事故处理(含事故报告、调查、统计等)和事故责任划分的规定。
2个以上作业队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活动时,不同作业队伍相互之间应签订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检查与协调。
4.(1)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②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
  ③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④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
  (2)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进行应急资源调查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
  ②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2706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