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市一家医院的门诊楼工程。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

admin2022-08-02  30

问题 1.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市一家医院的门诊楼工程。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年9月开工,日平均气温为15℃左右。两个月后基础工程施工完成,此时受寒流影响,连续数天日平均气温降低到0.2℃。由于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这段时间浇筑的混凝土板出现大面积冻害,抽样检查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2.问题:(1)什么气温条件下应对混凝土施工采取特殊措施以防止冻害?(2)此类工程中配制混凝土时,对材料和材料加热的要求有哪些?(3)上述工程中,当气温降低到0.2℃后,应对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采取哪些特殊措施?

选项

答案

解析 (1)当日平均气温降到5℃及以下,或者最低气温降到0℃及以下时,混凝土工程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2)①该例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优先选用活性高、水化热量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 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胶比中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6。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1~2d 运入暖棚存放,暖棚温度宜在5℃以上。因为水的比热是砂、石骨料的5 倍左右,所以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但加热温度不得超过有关规定。②骨料要求提前清洗和贮备,做到骨料清洁,无冻块和冰雪。骨料所用贮备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该例中拌制混凝土的砂、石温度要符合热工计算需要的温度。不得用火焰直接加热骨料,加热的方法可因地制宜,但以蒸气加热法为好。③原材料不论用何种方法加热,在设计加热设备时,必须先求出每天的最大用料量和要求达到的温度,根据原材料的初温和比热,求出需要的总热量,同时要考虑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④钢筋冷拉可在负温下进行,但温度不宜低于-20℃。如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时,冷拉控制应力较常温下提高30N/mm2,采用冷拉率控制方法时,冷拉率与常温相同。钢筋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焊接,其最低气温不低于-20℃,且应有防雪和防风措施。刚焊接的接头严禁立即触碰冰雪,避免出现冷脆现象。(3)①混凝土不宜露天搅拌,应尽量搭设暖棚,优先选用大容量的搅拌机,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搅拌前,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混凝土的拌合时间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50%。由于水泥和80℃左右的水拌合会发生骤凝现象,所以材料投放时应先将水和砂石投入拌合,然后加入水泥。若能保证热水不和水泥直接接触,水可以加热到100℃。②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距离应保证不离析、不丧失塑性。采取的措施主要为减少运输时间和距离,使用大容积的运输工具并加以适当保温。③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采用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养护前的温度不低于2℃。④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冬期振捣混凝土要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应比常温时有所增加。⑤加热养护整体式结构时,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温度应力较小处。⑥为了保证新浇筑混凝土与钢筋的可靠粘结,当气温在-15℃以下时,直径大于25mm 的钢筋和预埋件,可喷热风加热至5℃,并清除钢筋上的污土和锈渣。⑦冬期不得在强冻胀性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在弱冻胀性地基上浇筑时,地基上应进行保温,以免遭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395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