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于2009年借大部制改革之机,率先在全国进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大胆突破分段监

考试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深圳于2009年借大部制改革之机,率先在全国进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大胆突破分段监管桎梏,改变监管领域的“碎片化”,将原工商、质监、知识产权三局整合,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再保留市质监局、市工商局。把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消费三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一并划入市场监督管理局。2011年,深圳市进一步整合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职能,将原由农业部门承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原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管理综合协调等职能先后划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并专门成立了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设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内)。2014年5月,深圳市继续探索市场监管领域大部制改革的“升级版本”,组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部门,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三个机构:一是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市质量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牌子),二是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是深圳市市场监督稽查局。上述机构分别承担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执法职能,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分别担任市场监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区一级分别设置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作为市局直属机构,在街道设市场监督管理所作为两个区分局的派出机构。深圳模式呈现上下统一、中间分开的“纺锤型”结构。深圳模式经过重大调整,目前看有三大优点。一是采取分类监管模式。充分考虑并区分对待普通产品质量与食品药品安全,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为由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实现专业化监管。二是统一监督执法队伍。由于行政强制、处罚等行为与市场主体利益直接相关,解决多头执法问题有利于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提升监管公平性。三是宏观政策设计与微观监管有机结合。深圳模式在确保监管政策一致性上面临挑战。各类市场监管部门的“前世今生”截然不同,工商部门从管理城乡农贸市场起家,监管对象是交易行为和市场秩序,管理方式较为粗放;质监部门更多关注产品内在质量如重量、成色和品质,因此技术支撑能力较强;餐饮监管主体的前身是卫生监督机构,其注重产品和公共场所的清洁无菌以及对人体健康无害。这种差异会带来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的标准不同和风格冲突。全国工商系统实有工作人员42万人,2012年全国食药监系统到岗93572人,全国质检系统约20万人。随着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工商部门所拥有的实际职能不断减少,这支庞大的公务员队伍的未来出路已经上升为政治问题。同时,工商部门作为老牌市场监管部门嵌入市场网络较深,在政府体系中拥有更大话语权,有能力主导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用基层监管工作人员的话来说是工商“吞并”质监和食药监。其直接影响是工商部门惯用的排查、索证索票等管理方式被广泛用于基层市场监管。将不同部门糅合在一起,需要统一的行政流程再造,否则会产生内部行政文化冲突。例如,标准化、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原分属质监、知识产权和工商部门,机构改革后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促进的关系密切,知识产权保护又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按业务内在联系的逻辑而非部门间联系的逻辑来确定工作流程。又如,由于上位法律法规没有相应调整,机构改革后监管人员在监督执法时要带好几套法律文书,相对人也不得不面对不同执法标准和行政风格。结合给定资料,概括深圳模式的主要的特点。(20分)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精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6年上海市公考《申论》真题(A类)

本答案从结构、专业公平和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展开,每个大的特点后跟具体表现,也就是深圳的具体做法,先呈现特点后再呈现做法,层次清楚,表达简洁;字数符合要求。



试题分析:

(1)本题作答的任务是结合“给定资料”来分析深圳市场监管模式的主要特点,与第二题类似,此题非常明确具体地点到了“深圳市场监管模式”,由此来看,所需结合的材料范围就被立刻确定为“给定材料7”。要想解答好这道题目,就需要搞清楚两个词:“分析”和“主要特点”。

(2)这道题目,我们通过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的首尾句等看出材料7内含的逻辑结构,再根据逻辑结构来整合要点。本题中的主要特点就是深圳模式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结合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深圳模式有着总体结构上的特殊之处,有着诸多创新,而创新就是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是特点,另外深圳模式与其他地方的监管相比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也是其特别之处,也是特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61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