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语言创设情境,

资格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语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二)实践探究1.何为“文学大师”?(学生分组讨论,从文学功能、大师素养、社会效应和民族心理等方面,谈谈“文学大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特点。)2.“文学大师”猜猜看(出示PPT图片)明确:屈原、曹雪芹、莎士比亚、李白、巴尔扎克、罗曼?罗兰3.读课本内容,结合小组活动的过程归纳“走近文学大师”的方法明确:消除经典的隔膜;吸取思想的力量;感受风格的魅力。(三)展示交流1.上节课布置同学以小组的形式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名著进行合作学习,现在请各学习小组展示阅读成果:(1)《家》阅读小组(2)《巴黎圣母院》阅读小组2.探究思考:“对于文学经典,现在有许多所谓的简写本,以及许多根据经典改编的电视电影,对于了解经典也有帮助,但这些都代替不了自己诵读经典。”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明自己的观点。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活动,同学们已掀起文学大师的一角头盖,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同学们能上下求索。作业:以“我心中的_______”(巴金、钱钟书或雨果)为题写一篇文章。【答辩题目解析】1.现在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好处是什么?2.你比较喜欢的一位文学大师是谁?

选项

答案

解析 1、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视野,有助于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从古至今,可以阅读的书籍很多,但是书籍中能够被称为名著经典的却是少部分,这些名著经典历经岁月考验,承载着作家丰富的人生阅历,传递着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名著中的各种人生态度,可以使学生们既不陷于美好梦想的夸夸其谈中,又给他们浇灌坚贞不渝的思想使他们不至于太过失望;可以让他们从悲剧中看到现实,从喜剧中获得前进的动力,从讽刺小说中体味正义的凛然,从人物传记中了解人生的追求与生活的磨砺。
总而言之,学生阅读名著对自身的人格的塑造、能力的提升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好处的。

2、我个人比较喜欢英国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她的长篇小说《简·爱》中通过讲述简.爱的故事,给广大读者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这一艺术形象也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成长的道理中也朝着这样的优秀的人格儿努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85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