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提出问题:国旗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国旗和国

题库2022-08-02  55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提出问题:国旗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国旗和国徽是由谁设计的吗?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具体的内涵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引导回顾解放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并引导:解放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积极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各项事宜。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观看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大会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同时改北平为北京,确定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等。 (二)国旗和国徽 1.教师引导:国旗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但是它的确立过程却很曲折,请同学们观看国旗的纪录片,总结一下其确定的历程。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并进行总结:开国大典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向国内外发出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的启事,得到了热烈的响应。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政协共收到了数千件设计图稿,其中,上海的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经过简单的修改,最后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案。 2.教师对学生总结进行评价之后,出示两幅图片,继续引导: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是怎样的?修改之后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之后,进行分析和归纳:曾联松原设计的国旗图案是红色底色,旗面的左上方是一个黄色大五角星,星里含代表工农的锤子镰刀,大五角星的右方是围绕着大五角星的四个小五角星。新中国的国旗里面把大五角星中的镰刀尺子标志删去了,五星红旗成为新中国的国旗。 3.教师继续引导: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所以国家在选定国旗的时候也非常的深重,为什么最后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它的图案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呢?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讨论五星红旗的内涵,五分钟之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且去除了原稿中斧头镰刀的设计,不再过分强调意识形态,这一设计满足了各个阶级、各文化、各民族人民对于国旗的需求和想象,因此得到了普遍的欢迎。 4.教师继续出示国徽的图片并引导:国徽是什么时候确定的?它的主要构成是什么?又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图片进行分析。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1950年6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请同学们试着画一幅国旗和国徽,表达对祖国的尊敬和热爱。 【板书设计】2.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政协召开的主要内容,说出国旗国徽的设计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提高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5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