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墨与彩的韵味》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众多绘画用具中挑选出中国画的用具。初步感知传统绘画,并强

题库2022-08-02  29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初中美术《墨与彩的韵味》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众多绘画用具中挑选出中国画的用具。初步感知传统绘画,并强调中国画是用传统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从而引出课题——《墨与彩的韵味》(二)直观感知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作品《天堂小鸟》及吴昌硕作品《寿桃》,并思考问题: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由、水墨淋漓。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吴昌硕先生是如何来表现寿桃的,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分析。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墨色相容。水墨画的特点:水、墨、色交融变化,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三)具体分析1.展示吴冠中的作品《天堂小鸟》,引导学生观赏并尝试用水墨在纸上随意涂抹,感受水墨的特点,并思考问题:纸张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水在其中起着什么作用?墨色先后涂抹的效果有何不同?这幅画中的效果是怎样画出来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生宣纸有晕染的效果,水分可以产生墨色的变化,墨色与颜色相融产生的效果。2.教师继续展示一幅水墨作品,引导学生探究,并提问画中的表现手法相同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中用到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技法,分别是破墨法、破色法。其中破墨法包括浓破淡、淡破浓,破色法包括色破墨、墨破色。(四)教师示范教师示范表现技法,学生实践练习浓破淡:先着淡墨,再用浓墨破淡破浓:先着干浓墨,在其未干时,再用淡墨破色破墨:先着墨,在其未干时,用色破墨破色:先着色,在其未干时,用墨破(五)实践展评1.教师布置作业,用几种水墨画的表现方法,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表现内容不限,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分组作画,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2.学生展示作品并从用笔、用墨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六)小结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课下搜集并欣赏墨色相容的作品。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1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