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吉林省吉林市

练习题库2022-08-02  15

问题 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 吉林省吉林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我是草原小牧民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2)需要有表情地弹唱歌曲1-16小节。(3)根据歌曲的音乐风格创编动作,引导学生边唱边跳。答辩题目1.什么是倚音?2.你认为该如何教唱民歌?

选项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利用诗句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这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色?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句诗描绘的是辽阔大草原的美景。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一匹小红马。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我们一起拉好缰绳,跟着小红马出发吧!(二)初步感知1.播放歌曲,请学生聆听,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地,速度是中速。2.复听歌曲,并提问:在聆听过程中,脑海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脑海里浮现了辽阔的草原上,蓝天上白云飘,风儿吹过,草地上露出洁白的羊群,草原上的牧民们骑着马飞奔。(三)学唱歌曲1.朗读歌词请学生朗读歌词,并说一说歌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绘了小牧民在草原上骑马奔腾的场景,看着草原上草儿青青羊儿肥,心里非常的自豪和骄傲。2.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琴哼唱熟悉旋律。(3)教师钢琴伴奏,请学生跟随钢琴,识读乐谱,同时找出演唱较为困难的地方。(倚音、大附点)(4)解决难点:①教师利用钢琴为学生弹奏有倚音和无倚音的音响效果,请学生跟琴分别学唱,并反复练习,掌握倚音的演唱;②教师将大附点联系生活,将“大的”与大附点的节奏联系,进行练习。(5)学生掌握倚音和大附点的演唱后,教师请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旋律。(6)词曲结合,完整演唱歌曲。(四)巩固提高1.多媒体播放蒙古族舞蹈的视频,请学生模仿蒙古族人民的舞蹈动作,为歌曲编排一小段舞蹈。2.学生自由展示。3.生生互评,教师总结。(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演唱附点和倚音,还跟随小红马看到了草原风光,看到了草原人民对这片大草原的热爱,今后,我们也要像草原小牧民一样,热爱我们自己的家乡。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自制小乐器为这首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答辩题目解析】1.什么是倚音?【参考答案】倚音是乐器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2.你认为该如何教唱民歌?【参考答案】民歌是我国非常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它来源于民间,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歌曲。有些民歌记录了历史,有些民歌记录了生活经验。都是我们国家非常丰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对于这类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我会在设计时适当的加入一些对于当地风土人情及地理环境的介绍。比如在请同学们聆听作品后,我会用多媒体出示该地区地理风貌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一下图片上的高山。并且还可以播放其他地区的民歌来进行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民歌的特点。此外我认为在掌握了这首歌曲之后,还可以去学习该民族的舞蹈,从舞蹈的姿态与音乐的结合,能够了解到当地音乐文化的风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57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