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admin2022-08-02  50

问题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材料二    课文摘录: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隔绝。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公告的发表,震惊了整个世界。    历史纵横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中国遨请部分国家的乒乓球代表团来华访问。由于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主管部门将拒绝美国代表团访华的请示报告了 毛主席。毛泽东得知中国运动员庄则栋和美国运动员科恩在日本友好接触的情况后说,现在正是千栽难逢的好时机。他请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立即遨请美国乒兵球队访华。尼克松总统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电示美国队:“运动员务必去北京。”就在周恩来接见美国运动 员的当天,尼克松发表了声明,宣布对华新步骤。他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这就是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着妙棋,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 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毛泽东抱病会见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 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样,中美两国结束 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 敌视中国的政策。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这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要求: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题干中内容给出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根据题干从而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和意义。考前押题,教学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做到环节完整,明确师生活动,并说明教学活动设计的意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71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