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部分内容如下: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题库2022-08-02  49

问题 某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部分内容如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9世纪末,达尔文(C.Darwin,1809-1882)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了实验探究其中的原因,实验发现,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如果去掉胚芽鞘的尖端或用锡箔纸把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如果罩上尖端下面的一段,那么胚芽鞘则会向光源生长,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刺激”,使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使得胚芽鞘出现向光弯曲生长。(1)根据上述材料设计并绘制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10分)(2)设计使用上述示意图的教学过程。(2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2)(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展示春天杏花开放的图片,朗诵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随后提出问题:1.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杏树生长方向的改变?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呢?2.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呢?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出发,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首先,教师多媒体展示胚芽鞘的尖端和尖端下部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胚芽鞘的结构。然后,教师展示达尔文实验的示意图,解释锡箔纸的作用(不透光),简单介绍实验过程。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该实验中所涉及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实验条件有:单侧光、胚芽鞘、胚芽鞘尖端与锡箔罩、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与锡箔罩;实验现象:①完整的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朝向光源弯曲;②去掉尖端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③用锡箔罩住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④锡箔罩住尖端下部,单侧光照射,尖端下部朝向光源生长。)(2)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呢?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个部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又是哪一个部分?(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下面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尖端。)(3)你怎么解释这一结果?(这说明是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影响”传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最后,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出实验推测: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并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从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训练为基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够提升学生观察、分析与归纳的能力。 三、巩固提升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导入中遇到的问题。 四、小结要点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点,教师进行补充完善。 五、布置作业课后思考:(1)课后查阅资料,思考:如何去证明这种刺激从尖端传递到下部的呢?(2)通过对达尔文实验的学习,你对于生物科学探究有什么样的感悟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38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