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任务完成要求 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

考试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任务完成要求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金属与金属矿物的内容标准: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材料2:某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材料3:某版本教科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所呈现的内容: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你肯定听说过“真金不怕火炼”的说法,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不同的金属活泼性不同: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活动与探究】在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5 mL的稀盐酸,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并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少量锌、铁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了什么气体。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试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见表1:表1根据上述实验讨论: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气体产生,将金属分为两类。2.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将这一类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讨论:根据上述实验做比较。简述结论。(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活动与探究】见表2表2要求:(1)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3)默写金属活动顺序表,并写出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至少三种)。(4)设计本课的导入环节。

选项

答案

解析 (1)本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金属和酸的反应学习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研究。
②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根据金属和金属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金属和酸、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实验的理解与分析。
(3)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④根据一定条件下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②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③依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④依据金属单质与金属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IA族与II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生成的强碱再与可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⑤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由上而下,随着电荷数的增加.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
(4)导入环节
在现代考古中,发现从地下出土的文物里,金银器皿总是比铁器保存得完整、完好,而且年代比铁器早。你知道为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将会得到此问题的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33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