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化学教师的教学实录片段: 提出问题:质量守·to_定律表明,参加反应的

题库2022-08-02  17

问题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的教学实录片段:提出问题:质量守·to_定律表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形成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并选取4个典型实验方案,让各小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方案1: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在烧杯中反应,称量并比较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方案2: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反应,称量并比较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方案3: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称量并比较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方案4: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称量并比较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根据上述教学实录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判断上述4个方案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2)请分析学生设计出不可行方案的可能原因。(3)从评价主体的角度分析,上述教学实录片段中采用了哪些评价方式

选项

答案

解析 (1)方案1:不可行。原因是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在烧杯中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会脱离反应体系,逸散到空气中.而二氧化碳的质量无法称量:导致反应前的质量比反应后的质量大。 方案2:不可行。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3:可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方案4:可行。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沉淀依旧存在体系中,可以称量.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2)不可行方案为l和2,其原因如下:
方案1:学生没有考虑到在烧杯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出,无法测量二氧化碳质量的问题。
方案2:学生可能忽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要有化学反应发生,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虽然一段时间后体系质量不变,但是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方案不可行。
(3)从评价主体的角度分析,上述教学实录片段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
学生互评是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方式,可以起到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作用,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并培养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诚恳对待学习伙伴的态度.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本身以教育者的身份及其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确立了其在学生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教师的认可、赞扬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且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最能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予以引导的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20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