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春江花月夜》教学后的说课片段和课文原文,完成题。 高二选修课上,我和学生

练习题库2022-08-02  36

问题 阅读《春江花月夜》教学后的说课片段和课文原文,完成题。高二选修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为本课教学设置了三个环节。首先是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再播放音乐和F1ash动画,示范朗诵《春江花月夜》,让学生静静地聆听,仔细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那种意境。其次是环节二“品词析句,赏析诗歌”。我先把学生引向对诗歌的欣赏和分析,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进入班级交流。第一位同学总体介绍了作者和《春江花月夜》在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还展示了他们组制作的幻灯片;第二位同学从文学角度全面评析《春江花月夜》与民乐的《春江花月夜》的异同;第三位同学从文学角度全面评析《春江花月夜》诗歌写景喻人,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同时也演示了幻灯片……最后是环节三“自主创作,不同感知”。经过大约十几分钟的欣赏分析和交流,我说:“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我们也体会了诗歌所带给我们的美感,我想这艺术的魅力一定感染了你们,你们能否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一个同学说:“我今天没带胡琴,就清唱吧!我想通过唱来再现诗歌的美感。”于是自编版的《春江花月夜》的悠扬歌声在教室里响起。另一位同学说:“我们四个人来一个诗朗诵吧,我们要再现《春江花月夜》的节奏感!”于是,四位同学上台表演了诗朗诵。另一名同学说:“我来展示书法吧!我想展示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于是,那个同学挥就的隶书“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等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些字真是写得刚柔相间,入木三分;还有几位同学谈了学习《春江花月夜》的感受,就作者张若虚写作时的心情问题还有个小小的争论呢!用各种形式再现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后,全班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了《春江花月夜》。最后我提醒大家课后把感受写下来。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问题](1)请简要说明这堂课的优点。(10分)(2)请简要分析教师设计学生自主发挥已有才能的意图。(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虽然教师讲课时间短,但他把“教室”变成了“学室”,他的教学行为,关心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学生主动发展。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与合作,感受到学生投入其中的喜悦之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优点:
①教师的语言不论多寡,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言恰到好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感受、体悟、再创造的机会,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内化,不断增强文学底蕴。
②课堂上需要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这堂课上,教师让同学们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促使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又注重培养学生发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收集处理信息、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2)当代语文倡导要在充分注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能力表现的不同形式,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的功能,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健康地发展。而该教师设计学生自主发挥的原因就是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注意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不但让学生体会诗歌所带给大家的美感,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开发学生的语言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空间智慧、内省智慧等多元智能,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和提升,也提升了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48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