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

练习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师:新闻语言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生(齐答):真实,准确。师:很好,这篇新闻中哪里最能体现这一语言特点呢?生:关于时间的表述。师:(A)很好,请画出关于时间表述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七嘴八舌地回答) 师:非常好。这类句子具有“多”而“准确”的特点。你们从哪儿看出来的?生:计时准确到了每时每分。师:(B)作者为什么要频繁使用精确的计时呢?生:新闻语言要求准备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师:(C)对,时间衔接非常紧密,就像我们用相机连拍一样。这种表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生:就像等待久别的亲人,急切盼望回归。师:说得很恰当,大家注意到时间表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生:有,比如“在 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其他地方都是用数字表达,这里的“第一分钟”用文字表述。师:(D)这位同学读得非常细致,这个“最后”和“新的”是相对什么而言的?生:“最后”是相对英国殖民统治而言,“新的”是相对于中国政府收复香港而言。师:很好。这里的表述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终于盼到了回归时刻,有一种自豪感。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表达时间的语句入手,教学切入点选择恰当B.追问重复前一教学环节,小结了新闻语言特点C.提问能调动日常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D.提示语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情感

选项 A.从表达时间的语句入手,教学切入点选择恰当
B.追问重复前一教学环节,小结了新闻语言特点
C.提问能调动日常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D.提示语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情感

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对教学实施技能中的提问。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的提问必须精心选择,明确提问的目的,着眼于突出教材重点,立足于突破难点,并且要明确具体,有思维价值。因此,在提问时,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提高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时机,增强提问的针对性;优化提问的方式,提高提问的实效性。

A项:该实录中教师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新闻文体有关时间表述精确的句子,切入点恰当。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继续追问,在反复与深化中明确了新闻语言精确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该教师的“时间衔接非常紧密,就像我们用相机连拍一样”一句将文本与生活相联系,调动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与文本的感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该教师提示语中教师并未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明确“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的紧密衔接”,而是直接给出另一组重点词语。与题干相符,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33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