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阅读《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节选),完成下题。 【学习目标】

资格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案例: 阅读《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节选),完成下题。 【学习目标】 1.品味精彩语言,把握紫藤形象: 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找出有关语句,分析运用种种修辞的作用及其效果: 3.说出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若干张紫藤萝图片)。 (二)完成表格,品读紫藤。 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对照描述紫藤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段落.完成“紫藤萝档案”表格。(背景音乐小提琴声舒缓、清丽)(三)模拟采访,悟读哲理。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悟读文章中的哲理,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学习形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同意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一学生扮演作者宗璞,其他学生就文中难以理解的地方采访作者。分组活动后大班交流。 (四)课外拓展,迁移提升(背景音乐)。 问题: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设计(节选),阅读并指出其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1)以语言信息搜索代替体验反思。《紫藤萝瀑布》大量运用了具有描绘功能的词语和比喻、通感、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抒情效果,其教学内容、重点应在于通过语言的品味、体验,感悟作者的思想内涵。案例中把学生对语言的赏析、体验简单化为信息搜索,仅对文章的某些优美词、句、段作了一些解释,找出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重复相关知识,以理解和分析代替学生的贴切体验,隔靴搔痒。
(2)新奇的非语文的活动形式,浮光掠影。“模拟采访,悟读哲理”部分,让一名八年级的学生扮演经历了人生风雨的作者,解答同学的疑难,解读主旨,学生除了利用手边的学习资料照本宣科外,还能有情感生发和深化的过程吗 想当然地从搭建教学的“花架子”出发,追求热闹的课堂,搞的是非语文的活动,忽视文本言语。浮光掠影,浅入浅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18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