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题目1.题目:比热容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

admin2022-08-02  29

问题 试讲题目1.题目:比热容 2.内容: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1.比热容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释? 2.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视台当天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段,播放前提醒学生特别注意观察省内各城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提出问题: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并揭示本课课题。 环节二:新课探究 (一)提出问题并猜想 让学生回忆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烧热水的经历。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老师积极参与其中,最后找代表发言,并分析得出结论: 1.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2.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教师再顺势提出问题:是不是只要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物质吸收的热量就相同呢?还有没有其他影响因素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还可能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二)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 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食用油。 提出问题:怎样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学生讨论得出: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加热时间相同,则物质吸收热量相同。此时,教师应该强调: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 此时,影响因素有加热时间、温度升高多少、物质的种类,多个因素影响时,向学生渗透控制变化法的思想。明确基本思想之后,让学生以物理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方案,教师参与到讨论中,适时进行指导和说明,最后确定实验方案:(三)分析并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相同质量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吸收热量不同,不同物质吸收热量还和他本身有关,进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他的质量与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同时,对于比热容相关的知识进行说明,如单位、符号表示,并强调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环节三:巩固练习 1.熟悉教材中的不同物质比热容表格; 2.根据书中表格,解释导入中问题: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 学生根据实验中的内容,以及比热容表格分析: 沿海地区靠近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小。水就起了一个‘空调’的作用所以沿海地区的温差小。 内地因为远离海洋,主要是沙石。其比热容较小,所以易升温也易降温。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可以用物质比热容解释的? 【板书设计】 比热容 实验: 1、相同质量,升高相同温度 2、相同质量,加热相同时间 结论: 比热容定义: 符号表示: 单位: 【答辩题目解析】 1.比热容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释? 【参考答案】 答:比热容的应用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内地地区的昼夜温差要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的多,就是因为谁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的变化较小;又如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油,油的温度升高的比水快,也是由于油的比热容比水大。 2.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其中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比热容的知识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但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尤其是要理解好他是物质特有的一种属性,因此在利用实验让学生深刻直观的感受了比热容的意义后,再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现象进行理解和分析,加深了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引用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03955.html

最新回复(0)